原标题:印度比中国更早实施计划生育,可为什么搞砸了?
作者:邵世明
本文原创首发于志象网微信公众号(ID:passagegroup)
8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用一个整版报道了中国“生娃”的情况。同版配发的评论,标题为《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旋即该新闻就上了微博热搜。
如今,低出生率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开始不断显现。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告罄,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
目前,中国仍旧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13.82亿)。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名次即将被印度赶超。有数据显示,再过七年(2024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达到14.4亿,并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不管计划生育还是计划不生育,都非中国的特殊国情,其实印度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比中国还要早。不过,像印度国内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一样,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被印度政府搞砸了。这一历史进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吸取哪些教训?
得“计划生育”风气之先
世界人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国家人口过多,是二战之后的主流观点。诸如洛克菲勒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大力推动控制人口的观点,以至于联合国都设立了人口基金会以表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印度过去就以人口众多著称,甚至曾由此成为众矢之的。人口学家们举出1770年至1950年30次的印度饥荒作为例子,认为印度人口不控制绝对不行。威廉·帕多克和保罗·帕多克兄弟(曾担任美国人口政策顾问)于1971年出版著作《饥荒1975》,宣称在未来即将发生的饥荒中,印度已经无可救药。
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越发沉重的粮食、资源负担,1952年印度提出了人口控制计划,并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和服务,同时开足马力辅之以各种少生少育的宣传。
从这之后,各届政府都在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在印度所谓的“二五计划”期间,印度在中央和各邦都设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早期的计生政策比较温和,以劝导为主,并没有施加强制政策。
在当时的印度,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度政府设立的宣传画。打开收音机,就会听到宣传小家庭的歌曲。甚至在火车站,都能看到印度政府设立的绝育站。对于绝育的人,政府还会给予物质奖励。
然而,印度的农村人口仍然在疯涨。在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1952年,印度人口为3.8亿,到了1975年,印度人口激增到6.13亿,涨幅高达61%。即使近十年来,印度也并没有停止人口的狂飙突进,甚至生出了好几个“中东大国”。
这和另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当时的境地很相似:1953年,中国就提出了计划生育,但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也基本采取宣传和自愿的方式,部分时期还有反复。因此中国这段时间的人口增长速度也与印度非常接近。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没有技术创新的情况下,耕地的承载能力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对此,福特基金会在195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人口将在20世纪60年代触及土地承载能力的上限,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粮食危机和饥荒。
于是这段时间也成为印度经济发展停滞的时期。印度经济增长率常年停留在3%左右,被人称为“印度教速度”。农业更是难以自给,常年需要美国的粮食援助。1960年,印度用掉了美国小麦产量的1/8,到1966年,已经到了1/4。
从1967年开始,印度从菲律宾引进高产杂交水稻、从墨西哥引进高产杂交玉米和小麦。根据印度学者巴葛望(Bhagavan)的研究,实际增产规模达到2倍左右。
但印度政府很快发现,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很快就被增长的人口所抵消。于是,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4年~1978年)时期,印度政府将计划生育变为学校必修课程。
最有名的强制计生措施,莫过于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在1975年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的大规模绝育手术,主要是男性的输精管切除术。
其二子桑贾伊制定的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包括:领取政府补贴和获取农业信贷之前必须出示绝育手术证明、第三胎以上的孩子无法入学、囚犯在绝育前不能假赦,有些部门还威胁以贪污指控那些不愿意绝育的政府雇员。
据统计,英迪拉·甘地时期有超过800万人接受这种强制绝育手术。虽然印度官方宣称这些人大部分都拥两个孩子(及以上)的男性,但是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有很多接受这种手术的人其实是贫困潦倒的穷人和走投无路的流浪者,因为地方官员为了满足绝育指标,往往为“自愿”绝育者提供丰厚的奖品——有时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
然而,这一政策招致了人民的巨大不满,反对的声音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大规模的强制阉割成为1977年英迪拉·甘地政府选举失利的重要诱因。国大党在此次选举中惨败,计划生育正是其中最为民怨沸腾的一项政策。
当时人民党成功利用强制绝育这一议题扳倒英迪拉,至此男性绝育成了任何一个政党都望而却步的政治禁区。除了“政治不正确”的意识因素外,节制人口意味着本族群、本种姓、本民族的票仓在选举中削弱,正因为这样的现实利益,没有哪个印度政党愿意为计划生育这种自杀政策背书。
此后印度再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于用这样的办法推进计划生育。即使英迪拉·甘地自己,虽然认为印度人口太多了,在重新担任印度总理之后也没有重启计划生育。印度的人口控制又回到了以前的劝说和经济鼓励的轨道上,也就基本等于没有控制。
与之对比,就在印度强行计划生育失败的几年之后,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国内开始采取严厉的节育政策,就此实施30余年。
为何“生生不息”?
有趣的是,虽然计划生育在政治层面成了禁区,但是在操作层面,计划生育工作却从来没有停止,只是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印度家庭计划部(Family Planning)”把说法换成了“印度家庭卫生和福利部(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
面对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增长率和最尖锐的资源矛盾,任何负责任的印度官僚(不是政客)都不敢放松计划生育工作,每年大量的资金和政策资源依然从联邦政府源源不断流入地方政府,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工作。
印度国土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而且印度综合国力与中国相差甚远。印度国内的贫富差距、种姓制度、宗教矛盾是阻碍印度发展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民众都是比较贫穷的阶级,为什么他们还在增加人口数量,而不去提高生活质量呢?
一是印度几乎全民信教,虽然教派不同,但每个宗教几乎都鼓励多生育。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每个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例如,为了安抚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2%),印度政府一直对其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结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而且还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2%)极为不满。而穆斯林由于人口总体偏少,因此也坚决反对政府对穆斯林实行计划生育。
二是印度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众既然反对政府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客为了取悦选民,也宣称这侵犯人权,有悖民主自由的精神。这一点上文也有所提及,尽管每个政党都认识到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都害怕触犯众怒,在历次的大选中,没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计划生育。
三是重男轻女观念严重。
在印度教传统中,男孩不仅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亲自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此外,由于实行嫁妆制,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拥有男孩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于是“生生不息”。
人口、红利
到了21世纪,印度计划生育政策的失败,反而在很多印度人眼中成了一件幸运的事情。
80年代的时候,英迪拉·甘地还在充满忧虑地说,“印度人口太多了”。结果到了2004年,同为国大党的印度总理辛格却已经在宣传印度的人力资本优势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在于学界和国际舆论已经发生了反转。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人口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而被认为是一种生产力。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高速发展,与充分利用这些地方大量的年轻人口密切相关。
今天的印度,恰恰是一个不缺乏年轻人的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拥有人口红利的国家。对于印度来说,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个遥远的事情。
2016年,印度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3.24亿,其年龄中位数为28岁。而中国和美国的这一数据是37岁,西欧是45岁,日本是47岁。印度人口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以上,平均生育率为3.0。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问题。但相较而言,中国过去的情况更加严重。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曾一度高达121,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了113以上的高位。而印度出生性别比虽然逐年上升,但最近才接近中国,其原因恐怕在于因为中国坚持一胎政策,所以带来了更严重的选择性生育。
据估计,印度可以一直享受人口红利到2050年。在此之前,印度可以一直保持5%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意味这印度将拥有6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这在人类经济史上都可能是空前的。
但也有观点认为,印度通过“计划生育”获取人口红利进而获得工业化、现代化资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目前印度大量劳动力仍然集中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部门,而服务业也由于工业发展滞后而相对繁荣,因此整体上看印度依然处于前工业时期。
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中,普通人在其他生产要素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靠增加人口数量以扩大生产,因此倾向于生育更多的小孩。但是如果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人们会发现与其增加数量,不如通过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产出,同时也会发现在工业社会生育小孩的机会成本远高于前工业化社会。因此,应该开始倾向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而不是增加人口数量。
但对于印度来说,幸运的是1991年印度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莫迪担任总理之后,坚持了市场化和开放的方向,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7%左右。
印度的人口现状,正如他们备受争议的火车挂票一样,虽然有各种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总体而言,这些人中大多数仍是去上班、去创造GDP的人力资源大军。
志象网,见证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之路。更多科技财经类新闻,请关注志象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