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交所收盘集合竞价机制落地 助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上交所收盘集合竞价机制落地 助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汪青) 时隔两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收盘集合竞价机制终于落地,8月20日正式实施。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选择在此时点推出修改沪市收盘交易规则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于散户的保护,引导投资者积极交易,增加目前市场已经陷入谷底的交易量和人气。其次,则是配合未来即将进一步松绑的股指期货,减少恶意的市场波动,有助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完善。
日前,上交所于8月6日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进行了修订,同时修订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及《关于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其余四份通知实际是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修订的配合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明确规定,上交所将在14:57至15:00收盘阶段的连续竞价改为集合竞价,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实行的竞价方式相一致。
对此,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认为,此次上交所连发五份通知,重点依然放在降低股市波动率,尤其针对新股炒作、尾盘炒作、高换手率股票进行打击,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股市的波动率。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证券收盘价的决定方式是否合理关系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前,上交所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以连续竞价方式产生证券收盘价的方式。然而,这一交易机制产生的收盘价极易受到尾盘大额订单集中申报的影响,从而造成证券收盘价基准计量价格作用的缺失。给收盘价拉抬打压等市场操纵手段留下了生存空间,极有可能诱发收盘价大幅偏离正常水平。
“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个别极端行情下,突然的大单容易对于股票价格造成大的波动。尤其是在自动交易的程式下,一笔突如其来的大单会造成其他单子的连锁反应,形成更大的波动。”诺亚研究二级市场工作坊高级研究员姜奇甲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实际上,近年来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股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行为也与日俱增。
而收盘集合竞价方式是以集合竞价时间所有下单为基准,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计算出最大成交量的收盘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部分买卖申报者认可的均衡价格,因此能够降低资本市场所受的单笔交易的冲击,防范异常交易风险,提升股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目前,集合竞价方式是全球极为重要的收盘价确认方式。纵览全球证券市场,伦敦、法兰克福、瑞士、维也纳和东京等大多数证券市场均以集合竞价方式来确定收盘价。
“这证明了该竞价方式的合理性。众所周知,收盘价是一项重要预测指标,如果过分偏离,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收盘集合竞价虽然也是市场主导,但是相对公平的确定了收盘价,确定的这个最终收盘价也更具代表性,并且充分反映了更多投资者的需求和意愿,同时增加了价格操纵的难度。”财经评论员布娜新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基于此,上交所调整收盘交易制度为集合竞价制度,是资本市场发展至今的必然,也是资本市场保持健康与有序发展的要求。
恒天财富研究院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则要充分理解股票的收盘集合竞价的产生逻辑与运作规则,洞悉收盘集合竞价的特征及技巧,形成与收盘集合竞价机制相符的投资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