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形势年中看:稳投资,机会多潜力大空间广
人民日报8月6日消息,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做好“六稳”工作,稳投资成为“以稳应变”的重要一招。回望今年上半年,人们注意到,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的运行态势,实属不易。”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巡视员赵培亚说。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下半年稳投资应该怎么干?
“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眼下需要扩大内需来平衡外部新挑战带来的冲击,稳投资是很必要很有效的手段。”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稳投资,短板领域加把力。今年1—6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出现回落。赵培亚说:“基础设施仍有很可观的投资空间和潜能,相信未来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新增意向投资和拟建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投资动力较强,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投资基础设施,而是抓关键薄弱环节。”潘建成说,我国环保欠账多,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投资。例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企业搬迁改造,要做好相应的服务与引导,既解决生态问题,又培育出更高等级的产业集群,一举多得。
——稳投资,民间投资潜力大。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这当中,民间投资增速呈现向好趋势,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8.9%,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5%。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认为,这反映出三大积极信号:一是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企业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能力得到有效保证;二是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企业投资信心较充足,预期在向好;三是随着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增强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后劲。
“稳投资既要防范债务风险累积,又要避免新一轮产能严重过剩,充分用好民间投资就显得十分重要。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加快,我们要顺势而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企业家们愿作为、敢作为。”潘建成说。
——稳投资,高质量供给空间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结构也处于加速升级的关节点,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先进产能,逐渐退出落后产能,让优质供给快速增长,亟须改善供给体系质量。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势头强劲,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6.3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正越来越凸显,稳投资不是单纯地推高投资增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拉动有效投资。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新的投资领域会层出不穷,企业投资活力也将全面释放。“不仅是基础设施短板这类‘硬件’有较大投资空间,高水平的文化艺术教育等‘软件’投资也有待加强。比如,现在高雅艺术供给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很缺乏,这其中就蕴含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潘建成说。
【延伸阅读】
稳投资,优结构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稳投资成为“六稳”之一。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今年以来,投资增速已经连续放缓6个月。怎么看待当前的投资形势?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的原因有哪些?下半年应当如何稳投资?
投资增速放缓是发展必然,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已明显下降
展开近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眼前呈现出一条逐渐小幅向下倾斜的线条。特别是自2015年5月投资增速从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以来,月度数据未再返回两位数。
投资增速为何会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
从直接原因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度放缓,是投资增速下行的重要压力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包括电力、燃气、水),增速比2017年全年增速大幅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从短期因素看,严控地方债风险,是当下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主因。今年以来,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规范清理PPP项目、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等政策措施不断落地,加强了对投资项目合规性、合理性的综合评判。本着有必要、有条件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客观上也造成了投资增速放缓。
从发展阶段看,高基数决定了基建投资增速势必逐渐放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位运行,基建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尽管基建领域市场空间依然很大,但在高基数上保持高增长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了。
“从历史经验和发展阶段讲,投资增速下降并在一定水平上企稳是必然现象,这也是多年来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结果。”赵昌文认为,进入工业化后期,许多工业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均有下降,投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步下降。此外,中国经济对投资拉动的依赖正在减弱,消费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资本形成和出口的特点是波动大,而消费增长更为平稳。因此,投资增速下降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会增强。从GDP核算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会对经济增长指标产生负面影响。不过,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主因在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降至可持续水平,这对于防风险和经济长期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投资增速进入个位数,既会是常态,也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必然会出现的。”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认为,投资增速维持在个位数,同经济增速在个位数一样,是与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相适应的。“从增速变化来看,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优化来看,需求结构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供给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单位服务业增加值所需投资低于制造业。从动力转换来看,与传统产业更多依靠资本投入相比,新动能的培育发展更多依靠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对资本的依赖明显下降。”
投资结构在优化,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正在凸显
尽管投资增速放缓,但投资结构在优化,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正在凸显。
从投资领域看,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放缓的同时,制造业投资连续3个月增速加快。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0.8个百分点,增速为2016年一季度以来最高;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6.8%,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0.3%,比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速。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6.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6.3%,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投资增长36.3%,电子电路制造业投资增长27.5%。这也意味着高技术制造业在加速形成产能,制造业正实实在在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6年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曾跌至2.8%的谷底,现在看来已经企稳并开始回升。”赵昌文分析,实体经济整体上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随着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特别是减费降税政策的落地,制造业投资者的信心得到增强。
从投资主体看,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8.4%,高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个百分点,增速也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9%,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5%,拉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不仅证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增强,也反映出三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资金来源有保障。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企业投资能力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投资预期在向好。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长期保持在景气区间内,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反映出企业投资信心比较足。三是企业成本在降低。随着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实施,增强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后劲。
“民间投资增速表现较好,透露出两方面信号。一方面,投资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去产能、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投资回报率有所回升。”赵昌文说。
稳投资不是单纯地推高投资增速,而是要拉动有效投资,实现稳增长、防风险和惠民生的统一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高位回落,不仅是正常的,更是符合预期的。“我们一直强调要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方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我们期待的结果。”潘建成指出,无论是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角度,还是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是该降低的。“我们不能为了月度数据的波动就动摇长期目标,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下决心,更要有恒心。”
尽管从长期看,投资增速放缓是一种必然,但放缓速度、幅度过猛也会加剧经济波动。特别是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扩内需稳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投资增速放缓不代表投资意愿不强。国家发改委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意向投资项目数量新增45.9万个,同比增长23.3%;全国拟建投资项目数量新增13.3万个,同比增长15.6%;新增意向投资和拟建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动力还是比较强的。此外,下半年随着地方违规举债融资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投资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稳投资,我们该做些什么?
激活投资动力,有所为有所不为。赵昌文认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投资不是单纯地推高投资增速,而是要拉动有效投资,实现稳增长、防风险和惠民生的统一。“既要尽快消除不当政策障碍、优化投资环境、优化财政投放节奏、激励技改投资,也要避免大幅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来拉动投资。”
深挖投资潜力,重在促进民间投资落地。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认为,应当更加注重发挥民间投资对促进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更加注重提升民间投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以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为契机,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选择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模式创新潜力大的重点领域项目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四是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规范参与PPP项目,拓展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五是用好用活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可持续发展。六是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生产要素约束,特别是加强土地供给、资金保障,缓解民营企业融资贵、用地难等问题。
“我们坚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新的投资领域会不断涌现,新的投资机遇会层出不穷,行业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将为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加上我们主动施策大力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一定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活力,促进投资平稳增长。”严鹏程说。
(原题为《稳投资,机会多潜力大空间广(经济形势年中看)》《稳投资,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