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积石山贫困户“借牛脱贫”精细管理增收快
中新网兰州7月28日电 (闫姣 南如卓玛)谭克夫力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环绕的地方,由于雨水充足,饲草资源丰富,他和大多数村民都养殖牲畜。令谭克夫力困扰的是,尽管每天往牛槽添草,但牛怎么都长不壮实,还经常得病。“辛苦养了几年,也卖不上好价钱。”
谭克夫力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居集镇业卜湾村村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有八口人,上有年近九旬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孙子。除此以外,现年47岁、天生残疾的妹妹也一直由谭克夫力夫妇照顾。
图为积石山县畜牧局局长马全胜在养殖户的牛棚里介绍科学养殖技术。 南如卓玛 摄“我和儿子在家种地、喂牛,妻子和儿媳妇照顾孙子。”谭克夫力说,他家10亩地里种了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辛苦一年,除去农药、农具等费用,所产粮食基本只能维持温饱。
2016年下半年,得知政府有“产业脱贫、补贴购牛”的相关政策时,谭克夫力十分欣喜,立刻申报。乡政府工作人员跟谭克夫力解释,政府要将业卜湾建成牛产业示范村,每个自愿购买西门塔尔等良种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补贴60%的购牛费,并补助2000元以帮助贫困户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牛棚。
同时,还在村子设立畜牧服务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蹲点给农户提供建设标准化牛棚、选购良种母牛、培训养殖技术等、防控疾病、饲草料加工等服务。
中新网记者近日走访业卜湾村时看到,养殖户家中搭建了砖混结构的标准化牛棚,棚顶覆盖有防水塑料纸,牛棚内温度适中,采光良好,栓着的两头母牛看上去四肢粗壮。
经过多次培训和手把手指导,当地养殖户已基本掌握喂料、饮水等方面的技巧。谭克夫力说,他现在“精细化”管理母牛,用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喂养,母牛增重很快,长得很壮实,去年2头母牛下了2头小牛崽,卖了一万多元。
负责蹲点和培训的居集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马晓辉说,刚开始一一看过农户家的牛,大多有胃积食、胃鼓气等常见疾病,且农户投入的饲料与牛增加的体重不成正比,导致牛产业效益不高,“主要与农户喂牛的方式有关,他们大多一天喂一次,且每次就投入大量草料,其实饲料要‘少给勤添’”。
积石山县畜牧局局长马全胜介绍说,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当地农户养牛的意愿十分强烈。县政府通过引导,积极扶持农户饲养1头良种母牛,种植1亩以上优质牧草。每年秋天,政府还会免费为养殖户打碎玉米杆,并按比例混合,深加工成牛的粗、细饲料。
目前,业卜湾村全村共有养殖户168户,其中养牛户71户。贫困面已有2013年年底的85.1%下降到15.2%。据了解,繁殖3年后,该村基础母牛存栏达到1000头以上,户均出栏牛2头以上,户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
积石山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近年来,按照“安全住房+特色产业”的精准脱贫模式,积石山县政府把牛产业示范村建设作为拓宽民众增收渠道的“标杆”,以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县牛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一批贫困户的生活,产业扶贫效果初步显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