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一半肝癌死亡患者是中国人,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知晓率低
2018年7月28日是世界第八个肝炎日。来自中国疾控部门数据显示,随着母婴阻断和乙肝疫苗的普及,中国肝炎病毒感染者(主要是乙型肝炎)的人数已由20多年前的1.2亿人以上,降至当前约8000万人左右,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和死亡也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然而,目前全球仍有一半的肝癌死亡患者是中国人,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造成?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巫善明教授,他指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作为肝癌发病重要原因的乙肝、丙肝,其发病人群数量也高,一方面则由于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知晓率低,对于“病毒通过何种途径传播”、“丙肝已进入可治愈时代”等信息并不知晓,甚至还有人将乙肝理解为一种遗传病等等。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潘启超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儿童免疫规划甲肝、乙肝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9%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急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而本市仍然面临肝炎防治诸多挑战,肝炎传播途径风险长期存在,社会公众知晓率有待提神,社会歧视仍一定程度存在。
肝癌患者80%由乙肝引发
为何目前全球仍有一半的肝癌死亡患者是中国人?巫善明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和丙肝病毒携带人口数量也就多,“在中国,乙肝和丙肝是肝癌最重要的发病原因,肝癌患者群体中约80%是由于乙肝引起,丙肝患者占据10%左右。”
与此同时,疾控专家也同时指出,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播,乙肝病毒防控也离不开环境因素和公众对于疾病的认知,环境因素包含我国在过去尤其是农村地区,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或根本没有经过消毒的针头。与此同时,病毒性肝炎通常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受到了感染,因此也无法及时就医。
而来自疾控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规范化治疗率低,接近85%的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
“的确,我国多数感染者、主要是丙型肝炎不清楚自身的感染情况,而乙肝目前也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巫善明教授同时指出, “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进入肝脏细胞后,可最终形成cccDNA,“这是乙肝病毒复制的一个原始模板,经科学监测发现,这一病毒可在体内存活52年零2个月,很难清除。”
此外,健康教育未普及社会也成为一大原因。“当前,健康教育的内容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如丙肝已经进入治愈时代,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问题。”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潘启超指出,2017年,随着DAAs新药在国内上市,丙肝已经进入彻底治愈时代,而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也获得实质性进展,上海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可在第一时间免费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并非遗传病仅是传染病
当前,社会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理解误区仍然广泛存在。
“肝炎被誉为沉默的杀手,除症状隐匿外,还与民众对护肝知识不了解、经常不经意间伤肝有关。”一名疾控专家表示,如熬夜、饮食不节制、过度饮酒等,都会对肝脏带来很大损伤,其中长期过量饮料会导致肝脏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变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巫善明教授还指出一种公众认识误区,“在中国乙肝的感染人群中,60%左右是由于母婴传播造成,因此被很多人理解为‘乙肝是遗传病’。”他强调,“乙肝不是遗传病,是一种传染病,尽管大多数是通过母婴传播,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父亲等其他原因来传播,而不是单通过基因来影响病毒传播。”
疾控专家表示,肝炎仅仅只有乙肝丙肝,还有甲肝戊肝等,其传播途径都不同,“甲肝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进食受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贝壳类食物等,与戊肝传播途径相似,预防措施也相同,保护水源、加强食品管理、改善卫生设施即可,而乙肝和丙肝则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文身、使用公共剃须刀、牙刷等均是高危行为,但一同进食并不会造成病毒传播。”
巫善明教授表示,目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体内检测出无乙肝抗体,仍然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来说,乙肝疫苗仅仅只有13年的保护期限,同时乙肝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研制出来的,无感染性,只有免疫性,其安全性很高。”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也表示,定期常规体检尤为必要,尤其是要进行肝脏的专科筛查预防,可以尽快发现问题。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肝脏专科体检,千万不要等出现黄疸、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再检查。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一天保证6-8小时睡眠、饮食均衡、不过度饮酒等也可以降低肝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