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记者手记:精细化管理筑起上海防台防汛的安全屏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8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97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记者手记:精细化管理筑起上海防台防汛的安全屏障 【同期】这是我22日在台风“安比”登陆上海崇

原标题:记者手记:精细化管理筑起上海防台防汛的安全屏障

【同期】这是我22日在台风“安比”登陆上海崇明之际在现场做报道。当时给我的感受是,风雨里人虽凌乱,但社会面的各个角落秩序井然。

群众流行说上海有“结界”,因为此前从东南沿海而来台风大多魔幻般地与上海擦肩而过,“安比”仅仅是建国以来记录的第三个登陆上海的台风。

这是台风登陆地崇明区的一个安置点,渔民们的船早已进港避风,这些人里很多是外来渔民,物资虽然简单,但是充足。“像这样的安置点,仅崇明区就有90多个。”这是一名基层干部在接受采访时的话。

【同期】崇明区长兴镇宣传委员 曹莺

昨天下午我们镇里面班子人员分了4个组,到每个点上,把他们劝阻到我们安置点上。

【解说】“劝”这个字让人感动,安全意识就体现在态度上。

这个场景里,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家门口等待家人,城桥镇城东社区的干部在巡视中发现后也是劝服她去居委躲避,并留人守在原地联系家属。另一位百岁老人在台风来前固执守家,基层干部上门劝说了8次方才成功说服她撤离。安全意识有时候就体现在细节上。

黄宏,上海市劳动模范、一家保洁公司总经理。台风登陆时,他就是一名普通环卫工,或者说和这些画面里的人一样,都是城市安全防护的一线工作者,安全意识就是每个人在努力。

崇明区不过是整个上海防台防汛工作的一个写照。放眼上海,转移安置人数超过19万。从道路、工地、绿化到电力、排水、通信,从远郊到市区,防汛工作从登陆前3天就开始,而那时,“安比”这个名字对普通老百姓还很陌生。

台风中心离开上海后,有群众戏称,“这就走了?”很多人似乎对“安比”的到来没太大感受,那是因为每个奋战在一线的人正如绣花针一般编织了一道道真正的“防线”,它的名字叫“精细化管理”。(记者 潘旭 岑志连)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皖ICP备2021004516号-14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