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会议还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
“国务院常务会议凸显了管理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决心,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态势下,财政金融政策要协调发力,预调微调呵护实体经济。”长江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孙超表示。
聚焦减税降费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会议提出,聚焦减税降费,要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在专家看来,减税的确是积极财政政策更积极的方式之一。“今年财政在减税方面措施较多,降低消费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和企业结构性减税等都值得期待。”国际金融问题专家李建军表示,结构性减税政策还能有效帮助经济结构转型。
财政部税政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进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上半年基建压力较大,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着力点是减税和地方专项债提速。减税有利于提升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但时滞较长,短期预计将更侧重于专项债的使用,以期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发挥作用。本次会议也明确,要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孙超表示。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积极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通过盘活存量实现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
松紧适度 定向调控
在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要考虑国内外复杂环境,对外要应对国际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从国内情况看,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中小微企业等还存在一定融资困难,在前期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果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要做到松紧适度,需要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基础上,注重结构性发力,与结构性政策有效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李建军认为。
李建军认为:“松紧适度,意味着有松有紧。货币政策上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货币支持;在货币传导上,除了货币政策本身松紧适度外,在信用端还应有一些具体支持,确保资金进入到需要的地方和领域中去。资金导向上要有结构性安排,以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流向‘僵尸企业’、无效平台,要把有限的资金引入中小微企业以及关乎民生、高科技、促进经济转型的产业中去。”
孙超认为,总体来看,要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通畅;同时,防风险目标仍在,宏观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要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不搞“大水漫灌”。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专家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内需政策,是年内第二次。本次提出的时点更加重要。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与以往不同,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经济运行压力潜在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通过宏观政策积极调控,护航经济平稳发展。因此,扩内需政策的必要性大大提高。
会议还提到,要引导金融机构利用降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等,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等。孙超认为,这也代表了目前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有利于控制经济下行和企业违约风险。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会议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以及“定向调控”,因此可以预计,未来社会融资增速不会大幅反弹,而将与名义GDP增速保持合理关系。此外,推动有效投资的领域在于补短板、增后劲以及惠民生,房地产政策未见放松,政策受益主体是新动能、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
要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活力来自企业,需要金融“活水”的灌溉。但“活水”不能浪费在“僵尸企业”上,也不应导入金融系统内部循环。为此,会议还提出,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原标题 下半年减税降费具体措施引发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