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雨中送凌力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张恩杰)细雨蒙蒙寄哀思,悼念厅里《送别》音乐低回,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因创作《少年天子》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凌力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今日上午10时许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在告别仪式现场看到,两边的挽联上写着“生如夏花之灿烂,逝若秋水之静美。”悼念厅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别》音乐低回。凌力先生的遗体静卧鲜花翠柏丛中,她生前创作的《倾城倾国》《少年天子》《北方佳人》等小说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她身侧。
妹妹回忆:
病中仍坚持校稿
遗憾未给父亲写回忆录
谈起姐姐凌力生前的身体状况,妹妹曾晓凌显得很悲戚。她告诉法晚记者,凌力从2008年开始,腿痛走路有些不得力,后来在2013年确诊为渐冻症。她虽然在病中,但一直很顽强,不停地校稿,学习新的知识以及文学理论。
“姐姐原本还想给参加过长征的父亲曾庆良写点回忆录,可惜这个愿望没有达成。她当时身体病重到不能说话。”曾晓凌透露道。
她还表示,最后一次见到姐姐,是在抢救室里,当时姐姐处于无意识状态。
对于姐姐凌力因创作《少年天子》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曾晓凌称,当时她在外地出差,通过报纸新闻报道获悉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她打电话给姐姐祝贺时,姐姐却显得很平静,说这离真正的历史文学高峰还很远。
发小怀念:
童年趣事写入书中
出新书都送我一本
凌力的发小、77岁的龙小波也冒雨来送凌力最后一程,她称她们一起长大,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凌力从小就喜欢演京剧,喜欢文艺,那时她们一起拿着红布扭秧歌。
令龙小波难以忘怀的是,凌力将这些童年趣事都写进了《幼年》这本书里。“还有我跟她在山西新县摘酸枣的情节。”龙小波说道。
龙小波还表示,她们还是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的同学。在学校里,凌力还唱过京剧《花木兰》。“后来参加工作,多年后,她创作小说,每出一本新书,就送我一本。我没什么可回送她,考虑到她老年时身体不太好,就给她送刮痧板。”
法晚记者还注意到,电视剧《少年天子》剧组也同样送来花圈。
凌力的儿子捧着遗像最后送母亲一程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柴程
告别仪式现场,布置着凌力的作品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柴程
虽然下着大雨,但仍有不少亲朋好友前来送别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柴程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www.zg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