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通设施|破解电动车管理难题的六个对策
低速电动车的技术标准一直引起各方关注,特别是能否依靠车辆技术标准就能有效管理正在使用中的大量合规或超标的电动车,争论颇多。其实在有关标准形成之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气候温暖的城市,早已开始了对数量庞大的电动车进行管理。仅以南宁市为例,南宁市的两轮电动车登记上牌数量早已经超过250万辆,而注册的机动车为110万辆。此外,南宁的公交出行分担率是11%,而电动车出行的分担率则超过了34%。
近日笔者与美国资深交通工程师梁康之先生一起在南宁调研时发现,相较其他规模类似的城市,因为电动车的使用,南宁路上的步行人数并不多。而这些现象与南宁交警的创新尝试密不可分,本篇文章基于此次南宁调研的发现与思考写成,也许能对当下破解电动车的管理困局有所帮助。
重新认识两轮电动车
两轮电动车成本低,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活不费力。作为城市里的短途代步工具,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在于其强大的便利性,导致市场上合规与不合规的电动车都在热销。但这种趋势很容易让人们忽视其潜在风险,特别是当使用者达到数量上的压倒优势时,就会直接冲击原本的道路使用管理体系,而管理时遇到的抵触之大,几乎到了双输的地步。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应该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本着安全和效率原则,从最基本的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途径出发,逐一寻找有效的管理对策。
对策一:路权意识至上
在调研中,最让大家困扰的一个难题就是违规电动车太多了,很多都在速度与重量上堪比摩托车。其实如果从路权意识去思考,就会有破解的途径。
现在的道路空间里,有行人步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行人要穿越机动车道,有过街斑马线标识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要借道行人步道或非机动车道,也都有相应的法规约束其强制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沿着这个思路就不难发现,电动车(无论合规与否)只要进入机动车道,就要遵循机动车优先的规则,而没有获得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的,就不是合格的、可以享有机动车路权的道路使用者。有了这一条,就可以明确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基础。
而那些无视规则的鲁莽的道路使用者,发达国家都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应对,即危险驾驶罪或鲁莽驾驶违章计分处罚。至于是否是合规电动车,是第二层次的问题,在路权意识面前,任何刚需都应该让路,因为这是社会秩序问题,是更广大的群众利益问题。
对策二:道路空间的科学供给
在城市道路空间里,两轮电动车高度灵活,其速度堪比机动车,灵活性堪比自行车,因为有着强劲动力和小半径转向优势,它对道路空间的适应能力,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互动能力,远远优于机动车。这就是为什么在路口,会感到电动车数量巨大且无法控制,因为同样是60秒的红灯等候时间,电动车的涌入速度和滞留规模,远超机动车和步行人数,而且等候时间越长,积压越严重。原本主要考虑机动车的信号灯待停时间与空间,都无法承受电动车的冲击。
但实际上,电动车的出行非常受距离限制,是一种线路和时间规律都很强的出行模式,并不会每天有巨大的不规则的流量出现。所以,应该重新定义和审视电动车的行车道和路网。如果让电动车使用非机动车道,就要重新设置非机动车道路网,在这个路网里:
1.重视非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电动车车速高于自行车,一旦车流流畅性遇阻,就会快速膨胀,形成溢出,所以根据流量流速提供更合理的宽度,保证其通行的流畅性是问题的关键。在城市内,机动车并没有机会持续高速行驶,特别是在电动车数量庞大的路上。如果把大部分机动车道的平均行驶速度考虑为40公里以下,就会发现机动车行车道的宽度可以缩减、行车道的数量也可以减少,道路空间是充裕的,足以应对电动车的需求;而且实际上,几乎中国所有城市内,机动车平均时速并没有超过40公里的;
2.重视转弯半径的距离节省:电动车不需要跟随机动车道做大半径转弯操作,也就是说可以另辟蹊径——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路径,这样可以减少机非冲突,也更容易鼓励电动车骑行者去使用专用道;
3.重视信号灯路口等候区的存储空间尺度和启动优势:电动车车速高,移动灵活,红灯的延时会导致后续车辆大量快速涌入等候区,并见缝插针,不给电动车提供空间,机动车道就会受到挤压;
4.重视与机动车交织换道的路段的容错空间和车速控制:利用交通静化手段和引导标志,实施速度干预和路径选择的约束;
5.重视导致电动车溢出到机动车道,并干扰主车流的各种元素的消除;
6.重视机动车转弯切割非机动车道时的视距保护措施;
7.重视用更友善的设施吸引和调控电动车的使用和驻留:如遮阳设施、树荫等的利用;
8.尽量在现有城市空间里,为电动车打造专门的路网和停车空间。
纽约市为骑行者提供的非机动车路网示意图。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对策三:用专用标识传递管理规则
中国目前还没有电动车专属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而是使用自行车式样的标识来进行表述。
非机动车的标识
这带来的问题是,在拥有百万级电动车的城市里,面对没有接受过交通规则和标志标线知识训练的群体,要让使用者把自行车符号理解为电动车,还要让他们遵守相应的规则,是不科学的。
在交通控制的五大基本原则里,有一条是传递信息清晰而准确,还有一条是充分满足每一个需要。但是这样的标识做不到这两点。电动车使用的失控,与缺乏及时的、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引导提示有很大的关系。
非机动车禁令标识的改良设计图,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上图是来自网络搜索的一张禁令标识的改良设计图,其优点是把电动车和自行车做了区别,这样的标识可以让电动车使用者对号入座吗?这个禁令标志,是否能给指示标志一些灵感和思路呢?
面对庞大的使用群体,只有设计出电动车专属的交通控制标识,才可以向骑行者沿途传递清晰而准确的规则与示意。
纽约的非机动车道设置示意。绿色路面和标线形式,示意了骑行者的行走方式和路权规则。路面的双箭头,提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者,这里是机非公用空间,要更谨慎地通过。
对策四:对电动车骑行者进行安全教育
在中国,除了学习机动车驾驶执照外,没有其它的系统化教育机制来确保人们懂得交通法规,也没有安全常识教育强制课。广大的电动车驾驶者,获得驾驶知识和操作知识依靠的是厂家销售的介绍、车辆使用说明书、亲友的指导。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缺乏交通安全规则意识的人,却具备高速运动的硬件条件,容易导致害人害己,这是电动车危害公共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针对新购电动车的人群,强制学习后才允许购买,而对于在用电动车的人群,可以设置一套强制教育机制,陆续补充交通安全知识,并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
一旦建立安全教育和准驾机制,对骑行者实施资质管理,就可以强化规则意识,在出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困扰时,这样的知识与制度,都可以强化管理力度,明晰责任。此外,这种教育模式也可以和个人的社会信用挂钩,逐渐培养全民对交通安全规则的意识。
对策五:用新技术压缩违规车的使用空间
现在很多人纠结于电动车合格与否,更有厂家在电动车上提供用户可以自己调节的机关,导致合格车在售后变成超标车,甚至有人专门购买超标车。
这种漏洞来源于“法不责众”的心理。之所以形成“众”,是因为执法手段与资源的不足,也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如果各地能根据本地情况建立电动车快速登记注册的机制,快速制作电动车号牌并进行发放,那么“法不责众”的依据就会失去土壤。
其实,互联网和车牌数字化加工的材料与技术都已经成熟,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关键在于能不能下决心去实施。当大量的合格电动车都有了注册登记信息,违规电动车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结合路网优化、安全教育升级等措施,电动车治理的难题就会得到缓解并逐步实现有效控制。
对策六:增设使用者的安全装备
在气候炎热地区,两轮电动车更受欢迎。但这种“肉包铁”的形式,很容易让人受伤。有防护等级的头盔、保护手掌的手套、警示服饰等都可以成为标配,并用制度约束其使用。此外,还可以鼓励使用护膝、护肘等更高等级的护具。使用这些装备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是对骑行者本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总之,治大国如烹小鲜,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类天性和千差万别的出行需求,疏堵结合,张弛有度,用新思维迎接新挑战,才能实现电动车的有效管理,打造更安全的道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