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叶种植到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体系,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3、加强上架茶叶商品明码标价的监督管理,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茶叶价格动态,有效加强市场价格引导。
4、加强税收管征,对扰乱税收秩序的茶企开展税收检查、评估、税额核定,坚决打击过度炒作、误导消费、扰乱市场等行为。
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禁止享受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并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传媒平台公布。
6、加大“饮茶健康”理念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不同群体消费的高、中、低端茶叶产品。
回顾央视近日报道
近几年来,武夷山的岩茶,风头很足,简单的一盒茶叶,动辄就是所谓大师手工制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很多消费者都在发出疑问,这些充满传说、故事连篇的天价岩茶,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央视315在行动的记者走进了武夷山茶区进行了调查。
在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不到一个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十几家茶叶经销店和品牌连锁店。经销的茶叶以福建产的岩茶为主,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夷岩茶。
今年五月,记者在这些茶叶经销店看到,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一斤的茶叶比比皆是,最高端的茶叶卖到10万元一斤。其中一种名为“牛肉”的顶级岩茶现在越来越抢手了。
这种被简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在市场上究竟有多火呢?一张顶级武夷岩茶价目表最近刷爆了茶友微信朋友圈。
花520万元买一斤九龙窠母树大红袍,可以在武夷山市区买10套八九十平米的大房子。这些茶叶半数以上比黄金还贵,很多都冠以大师茶的名号,茶叶这么贵能卖出去吗?
日春茶叶一款牛栏坑肉桂50克10000元,一斤10万元;孝文家茶的一款私房茶50克12000元,一斤12万元。
这些品牌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经销商,都称自己在武夷山甚至牛栏坑有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就产自那里。
武夷山市区一家茶店的店主阿青告诉315在行动记者,自己家在牛栏坑拥有一片茶园,大概有三四亩地。他三个哥哥也有茶园,加起来有15亩地。
记者提出要去看她家在牛栏坑的茶园,阿青满口答应,并说进入武夷山景区后走半小时就到了。可奇怪的是,记者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到达牛栏坑。
这时,阿青突然改口说,到牛栏坑不是半个小时,而是两个多小时。任凭记者怎样说服,阿青都表示路程太远不去了,于是打道回府。
牛栏坑到底在哪儿呢?在天心村,记者认识了村民阿兰,她说自家在牛栏坑有茶树,家里也做茶。
茶农阿兰:“牛栏坑的‘牛肉’肉桂,我们没有卖那么贵,批发都是八千块。”
阿兰家里摆放着高级评茶员执业资格证书,阿兰说,她只有小学文化,但做茶有几十年了。八岁就开始做茶,家里九代都做茶的。
茶农阿兰:“没多大面积,就是二三十棵茶树,一年就几十斤茶叶,那一片面积大概有十几亩。”
随后,阿兰带着记者去牛栏坑。天心村边上就是武夷山景区的入口,进入景区车行十多分钟后就到了一处山坡下,再步行两三分钟就进入一条沟谷。
一进牛栏坑,四处遍布的茶企广告牌立即映入眼帘,这些牌子上写的大多是某企业“牛栏坑基地”之类的字眼。
阿兰说,插牌子的这些企业并非真的在牛栏坑拥有茶园,而是外地企业与天心村的茶农达成了合作协议,给钱就让插牌子。
茶农阿兰:“企业肯定要找一户人挂的。”
天心村某茶场采茶工:“挂牌子的那些是骗人的,没挂牌子的才是真正的‘牛肉’,它只挂牌子不收茶叶”。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镇天心村村支书:“现在有很多,有些人不一定买茶叶,他立一个牌子或者是租出去,做宣传就是做个噱头,我在牛栏坑有基地。”
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评茶师 陈郁榕:牛栏坑这个地方,从地理条件来讲,属于幽谷坑涧的地貌类型,土壤风化得很好,而且四周都是岩壁还有树木,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具备了产出好品质茶叶的地貌特点。
然而,多数在牛栏坑插牌子的企业并没有在牛栏坑种茶,也很难收到牛栏坑的茶青来做茶,但是市场上却到处售卖着所谓正宗牛栏坑的肉桂。天心村村支书告诉315在行动记者,真正牛栏坑的种植面积也就三十多亩。
节目最后那位茶商的一声叹息,意味深长。喝茶是一件修身养性的好事,但也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制造噱头,编造故事,端出所谓制茶大师,最终导致了茶叶市场上的种种乱象。天价岩茶的出现,归其根本,还是一个利字,为了挣取更多的钱。茶商,茶贩欺骗消费者的手法层出不穷,一些所谓大师,也鱼龙混杂,粉墨登场,一轮高过一轮的天价岩茶背后,真正种茶的茶农,和真正喝茶的消费者,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虚假炒作,欺骗消费者的,我们希望管理部门好好管管这些违规的商贩,我们也提醒消费者,茶叶没有天价,消费要当心骗子。
(原标题为《 1斤武夷岩茶520万元!央视重磅调查福建“天价”茶!南平市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