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证券日报:A股市场现在是信心底,恢复信心不会一蹴而就
现在的A股市场已经处于历史底部,这已是民间和监管层达成的共识。但当前的A股市场究竟是什么底,市场各方则存在一定的分歧。估值底是各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政策底的说法也有市场。但笔者认为,当前的A股市场是信心底。为什么说是信心底呢?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说。这里先看看监管层释放的政策信号。
6月19日,央行行长易纲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条件健康发展,我对此充满信心。”他强调,既然是市场,就会有涨有跌,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看待。
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采访时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低位。国际投资界普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显示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7月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文称,深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步增长,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从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水平看,市场都具备了稳健运行的基础。
7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文称,目前来看,沪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较低位置,投资价值凸显。
上面归纳的这些监管层对A股市场的表态,就是估值底的由来,其实也是笔者提出的信心底的重要依据。是什么造成了市场信心的缺失呢?在A股市场下滑的这个时间段,最大的消息莫过于新经济创新试点企业在上市(其他国际经济因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估值问题了。
某家拟在沪港同时上市的新经济企业,最早的估值在800亿美元到1200亿美元之间,其后随着在A股上市进程的推进,估值降到了7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之间。后由于种种原因,这家企业暂时放弃了在A股上市。待到这家企业在香港上市时,其估值仅为540亿美元。
同一家企业,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的估值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正因如此,新经济企业的上市引发了投资者对A股市场估值的不满,信心也跌至低谷。这就是笔者说A股现在是信心底的原因之一。
还好,在这家新经济企业发行定价方面,监管层坚持了既定原则。
非常认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的一番话。他说,新经济股股价最后的高和低,取决于两个人之间找到的可以共同接受的价格,这两个人一个需要投资一个需要融资。交易所不关心太多他们之间(价格)的上上下下。因为监管者不能左右这一个市场,并不能管理这一个市场,要敬畏这个市场。
A股市场该如何从这个信心底走出来呢?答案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看法是,进一步净化市场的投融资环境,打造一个“三公”的市场,才能逐步恢复市场信心,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
7月8日,证监会宣布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交易范围进一步放开。A股市场报之以普涨。
最后,恢复A股市场的信心不会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监管层喊话有助于市场恢复信心,但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才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根本举措。监管层只要按照自己划定的道路前进:统筹考虑研究拟定长远性、基础性制度建设举措,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投资主体,拓宽资金入市渠道,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如此,一个稳健发展的A股市场在不久之后就会呈现在国内外投资者面前。
(原文标题为《A股市场现在是信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