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一湖两海治理搁置:发改委不知咋牵头水利厅三百字交差
图为督察组在乌兰察布岱海电厂检查。
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也称“一湖两海”。对于近半土地都面临荒漠化威胁的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这三盆水无疑是救命之水。
从2016年6月至今,两年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两赴“一湖两海”,从查出问题到“回头看”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作为牵头单位,自治区发改委不知道咋牵头;第一配合单位自治区水利厅竟然用300字的文字材料“交差”;呼伦湖20个治理工程项目“想怎么调,就怎么调”,实际调整率达到90%;乌梁素海治理规划与实际落实出现“两张皮”;岱海甚至出现“三张皮”。
由于当地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致使“一湖两海”重点治理项目被人为搁置。两年时间,“一湖两海”水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改善,水质仍然属于最差级别的劣五类或五类。
“照这样下去,不等我们退休,岱海可能就没了。”在全面调研了岱海的现状后,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备感担忧。“如持续遇到极端天气,几年时间内,岱海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居延海。”根据内蒙古有关人士的说法,翟青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海事局的宾馆未按要求取缔
6月24日,周末,呼伦湖小河口。以往这时候小河口一带已是游人如织。或许是受滂沱大雨影响,当督察组冒雨来到小河口时,这里的游人远没有想象的多。而这一带也是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问题最多的地区之一。
“湖边宾馆、饭店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说到两年前的情景,一位督察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到小河口时,距离湖边百余米的地方宾馆、饭店林立,而且大多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一些餐饮等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有“草原明珠”之称的呼伦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2年,呼伦湖及其周边水系就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处于保护区内的宾馆、饭店必须取缔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呼伦湖整改提出的要求之一。
冒着大雨,督察组一行沿着呼伦湖小河口的岸边足足走了一公里多。宾馆、饭店确实被清理掉了不少。但是,仍没有做到全部取缔。其中,最扎眼的莫过于呼伦贝尔市海事局开办的一家宾馆。这家宾馆名义上是海事局的办公楼,实际上只有5、6个房间是办公用房,其余都是客房。
乌梁素海既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也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但是,由于面源污染严重,乌梁素海水质始终处于五类或劣五类状态。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向内蒙古自治区反馈意见时指出,乌梁素海的面源污染问题一直没有下大功夫治理。而化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乌梁素海面源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6月26日,巴彦淖尔市副市长郭占江向督察组汇报说,2017年,化肥使用量出现负增长。“怎么实现的负增长?”“是不是一层一层上报来的数据,经没经过细细的核实?”“为啥水质没有好转?”翟青揪住关键问题不放。在督察组看来,农业面源污染占70%的乌梁素海如果控制住化肥的使用量,水质一定会好转。但督察组现场查检,8个农业面源方面治理项目仍未开工建设;乌梁素海的水质仍然是五类。
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大湖泊。6月30日,当督察组到达岱海所在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时,天空突然刮起大风,大风裹挟着沙粒,吹得人睁不开眼,脚下松软的流沙,让人一步一陷。从凉城县设立的管护房到岱海岸边,近两公里的路途,走起来格外费劲。“这里原来都是岱海的湖面,由于水面逐年缩小,现在大片地区已经呈现半荒漠状态。”乌兰察布市当地一位官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稀疏的红柳,裸露的片片沙地,浑浊、乌黑的湖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浓稠。
据督察组介绍,近年来,由于受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长及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等因素影响,岱海湖水位加速下降,湖面急剧萎缩,水质逐年恶化。
牵头单位发改委不知道咋牵头
就“一湖两海”存在的问题,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留下清单。此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并公开了整改方案。其中,整改方案中明确,自治区发改委是牵头单位。
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推动下,《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分工方案》《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2016-2017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治理规划》)以及《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相继获批。
实施方案以及治理、保护规划出台后,三地政府就“一湖两海”的整治也确实做了一些实事。但是,呼伦湖、乌梁素海以及岱海的水质仍然没有好转。
“湖泊一旦被污染,治理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确实要有个治理过程。但必须要抓紧把治理工作做起来,立足实际,不等不拖。我们看看都做了哪些工作?”依据三市制定的《实施方案》《治理规划》《保护规划》,督察组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检查,投资一笔一笔核算,责任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一个一个查问。结果发现,牵头单位不知道咋牵头;应按时序要求开工建设的项目,到督察组现场检查时仍未开工;污染治理项目投入更是一本糊涂账。
“老实说,在督察组来前,我们真不知道该咋牵头。”刚刚接管“一湖两海”整改工作的自治区发改委副巡视员这样回应督察组接二连三的问题。
发改委不知道咋牵头,地方就自己决定。按照《实施方案》,呼伦贝尔市需要进行20个项目的治理。在没有报经发改委同意的情况下,呼伦贝尔市擅自决定将20个项目调整为18个项目,“需要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最后调整为640万元”。单个项目的调整率高达93.6%。涉及旅游景区治理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没有实施,但有关管护能力建设却由规划的1.9亿元,调增到4.02亿元。
“重大项目不履行上报程序就擅自调整,这不是儿戏是什么?”对呼伦贝尔市的做法,督察组当即提出批评。
作为“一湖两海”第一配合单位,督察组要求水利厅“说一说都做了哪些工作”,水利厅竟然以一张只有300字的文字说明材料应付督察组,且材料内容与其承担的任务不沾边。自治区发改委不但不知道咋牵头,而且在数千字的材料中,对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字未提。督察组认为,自治区发改委和水利厅都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2016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批复了乌梁素海《治理规划》,2015年要完成的项目居然出现在2016年10月批复的《治理规划》中;而且,《治理规划》批复项目与实际实施根本“对不起来”,被督察组批“两张皮”。6月30日,就岱海的水生态治理,乌兰察布市向督察组提供了三份材料,同一件事,三份材料所说的数据也对不上。出现“三张皮”。
督察组还发现,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整改方案确定的时限要求,在“实施岱海水质恢复工程”的4个项目中,仅有1项按时限完成。而要求2017年10月完成的“凉城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至今仍未完工。
“规划编制就是一个随意行为,执行的时候更是随意。完不成任务的,就一期变两期,一个项目劈成两个项目。有钱的项目就干,没钱的就不干。”督察组在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督察时还发现,许多与“一湖两海”污染防治关系不大的项目也被拿来凑数。
必须想办法减少从岱海取水
在督察组看来,“一湖两海”的污染防治,各有各的难。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岱海。
内蒙古自治区在公开的整改方案中透露,近十年,岱海蓄水量平均每年减少3000万立方米。至于蓄水量大幅减少的原因,督察组分析认为,一个是每年大约2000万立方米的蒸发量,另一个岱海电厂水冷发电大量耗用岱海的水,再就是水田大量抽取地下水。
“你们说保证今年10月底彻底不再从岱海取水,能不能做到?”这句话,翟青从岱海电厂厂区追问到督察组在凉城县召开的座谈会上。“请您放心,我们一定能做到。”岱海电厂老总信誓旦旦。“那好,今年10月份,督察组还会再来检查是不是落实了。”翟青再次叮嘱。
在乌拉特前旗,就乌梁素海的污染整治,督察组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及巴彦淖尔市达成了包括化肥量减少要给出实数在内的7个约定。就呼伦湖整治,督察组要求自治区发改委和水利厅写出检查。目前,这两份检查已经留存在督察组的档案里。
“过几年,我真担心岱海会不会没了。”6月30日,就岱海的污染防治问题,督察组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乌兰察布市一起讨论了近5个小时。7月1日凌晨时,翟青说出的这句话令在场的每一个人警醒:“岱海会不会消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居延海?”
由于人为原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的居延海,自1961年以来,曾6次出现干涸。“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没有降水补充,不出几年岱海恐怕也会消失。”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一位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只有下大暴雨时,才有可能对岱海水量形成补充。而对于年均蒸发量在2000万立方米的岱海来说,期望通过下暴雨来补水显然并不完全靠谱。
“昨夜,翟青只睡了4、5个小时,他早晨6点多就拉着我们书记一起散步,说的都是千万不能让岱海消失的事。”7月1日早晨,当督察组即将离开凉城县时,乌兰察布市政府一位负责人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说,督察组一直放心不下岱海的事。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两年,就岱海的污染防治,我们也研究过多次,但是,从没有人像督察组这样把事情好好捋捋,一条一条掰扯清楚。”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湖面面积从60.96平方公里逐年缩小到2017年的55.1平方公里;水量从2017年的2.65亿立方米减少到2017年的2.1亿立方米,按此趋势,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十几年,作为北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治区第三大湖泊,岱海将会彻底消失。
“‘一湖两海’污染防治如果仅停留在研究宏观层面问题、不琢磨具体事情,对随意调整、擅自变更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好干的事情干,不好干的就拖,那么“一湖两海”各种治理规划都将落空”在督察组看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湖泊水质更不可能实现好转。更为严重的是,岱海极有可能会加速变成第二个居延海。
(原题为《发改委不知咋牵头、水利厅竟用300字“交差”……内蒙古“一湖两海”治理被人为搁置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