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28上海持刀杀人案遇难者“头七”:偶发恶性事件后,我们该怎么做
7天前,上海市徐汇区浦北路近桂林西街人行道附近,29岁的犯罪嫌疑人黄一川持菜刀砍伤3名男童及1名女性家长。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当场被捕。遗憾的是,2名受伤男童经抢救无效死亡。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今日是遇难者的“头七”,上海市民自发在事发地悼念遇难者。
这是一起偶发的恶性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7月4日晚间,上海市民自发在事发路段悼念遇难男童 △7月4日晚间,上海市民自发在事发路段悼念遇难男童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6?28”上海持刀杀人案的相关信息也逐渐在向社会公开:犯罪嫌疑人黄一川,无业。今年6月初来沪,其交代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进而行凶。尽管如此,网络上还是相继传出“嫌疑人因子女被学校劝退,75万赞助费未归还引发报复”“嫌疑人是学校教职员工”等不实信息,上海公安部门也已依法处置了相关谣言涉案人。
一起备受关注的罕见案件在上海发生之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起案件,又该如何去做呢?
这是一起个体偶发案件
嫌疑男子被控制的现场照片在网上曝光后,有人认出就是其大学同学黄某川,并称黄某川在大学时就有反社会的感觉,性格孤僻,竞聘班干部没有当选后,心怀怨恨,大四毕业时还给许多同学QQ留下威胁的言语。本科毕业后6年间考研失败、陆续找工作也不顺心,建筑设计稿被批评就认为同事都针对他,先后更换了工作十余次。
△6月28日,事发现场专家表示,本案是一起反社会人格者所实施的犯罪。这种变态人格者在人格特点上,通常性格内向,遭受挫折时易迁怒他人,仇视他人,缺乏基本的道德界线,情绪冷漠。
今年以来,日本、英国、美国都发生过类似案件。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宣称可以阻止这类案件的发生,也没有权威的研究,能证明此类案件背后有着共同的、可预防的规律。
在一些专家和市民看来,一起恶性案件发生之后,有必要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查漏补缺,但社会不可能对每个极端案例负责,此类犯罪嫌疑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常人迥异。同时,他们往往将儿童、女性等弱势群体作为首选对象,案件伤亡往往惨重。
△6月28日,事发路段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李凌:
挫折经历可能是早先的,也可能是近期的,但更重要的是个人释义和个人体验。比如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大学毕业后在多地就业不顺心,就认为自己生活无着。事实上很多跟他有同样经历、甚至更加艰难的人都在努力坚持。
当个案遭遇谣言 更需理性的“声援”
“没想到上海会发生这样的案件”——这是许多市民和网友对这起案件的第一反应。那么,上海还安全吗?
“当然不必恐慌。”专家强调,变态人格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极少,人格变态也不是绝对导致犯罪,更不是绝对导致杀人。就本案而言,嫌疑人尾随学生至其落单后,在离校门口130米左右行凶,其实是因顾忌校门口有保安护校不敢动手,有意避开校园安防,作案后被护校保安和群众合力制服。
△7月4日白天,已有不少上海市民在事发地摆放花束,悼念遇难男童专家表示,当下网络技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但也会让所有人更加快速、直接、毫无过滤和差别地暴露于任何信息之下,产生“曝光效应”,各种转发也扩大了事件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李凌:
这会让人们对事件的普遍性、严重性、恶劣性都有扩大化的错觉,因此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然而在巨大的焦虑、恐慌、愤怒、悲伤等情绪之下,人们又更容易出现极端化、非理性思维和言行。相互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发生后,谣言渐成“标配”,这些不实的“原因”“细节”往往成为影响市民安全感的关键原因之一。6月30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公布消息称依法查处8名编造、散布与“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相关谣言的涉案人。
痛过之后 我们该怎么做?
案件发生之后,很多人都在反思,哪些环节做得更好一些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呢?
大多数人都提出要加大巡逻警力,重点区域内进一步增加武装驻守,提高见警率以提升震慑力,然而在许多专家看来,单纯依靠增加警力投放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处处布警的确对不法分子有威慑作用,但也可能增加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对此,专家建议,解决之道要“近有预警系统,远要消除犯罪土壤”。
△图/视觉中国此外,专家还认为,案件发生后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出发做以下事情:
关照案件、事故中人以及其他人的权利。比如停止传播现场图片、视频,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可能间接受创伤者的保护。
不信谣传谣,尽管悲悯之心殷切,但面对不确定的信息也要三思而行,避免感情用事。
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点击进入专题: 上海两小学生校门口被砍身亡 嫌犯称生活无着报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