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回归21周年林郑发感言:坚持“一国之本”,大是大非上绝不含糊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1日是香港回归21周年纪念日,也是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香港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政治局面趋向平稳。
坚持“一国之本”
庆祝回归升旗仪式1日早上在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丈夫林兆波,3位前特首包括董建华、曾荫权和梁振英以及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等各界嘉宾共约2400人出席。国旗与区旗在国歌伴奏下升起,悬挂国旗及区旗的飞行服务队直升机飞越维港上空,消防船在维港海面喷水敬礼。
仪式结束后,一众嘉宾转往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出席庆回归酒会。林郑月娥在致辞时称,过去一年坚持“一国之本”,在大是大非上态度绝不含糊,绝不容忍触碰国家底线的行为,形容港府是以无畏无惧的态度处理陆港关系。香港星岛日报网称,林郑日前推出六招纾缓市民对房屋政策的不满。她7月1日再次提到,房屋是香港社会的头号问题,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新房屋措施展示了特区政府对解决香港住屋问题的信心。林郑接着引用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表示新一届政府以关心聆听的诚挚态度,带来了社会的相对平静,恢复了立法会对事不对人的处事空间,并努力重建社会对政府的信心及信任。
《基本法》23条立法一直是香港社会的敏感议题。林郑在酒会后与媒体茶叙时进一步表示,特首有责任就条例立法,港府不会将立法事宜束之高阁,而立法不但需要中央对港府的信任,也需要市民对港府及条例信任。她还说,中央在议题上给予港府空间。
香港经济表现不俗
为迎接回归21周年,香港各界举办的200多场庆祝活动渐次展开。像7月1日,解放军驻港部队昂船洲军营开放参观。市民可参观军人宿舍及俱乐部,营内也展出直升机、军用电单车等装备。
一年来,香港经济表现不俗。2017年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创2011年以来的新高;今年一季度末财政储备逾1.1万亿港元,为历史最高水平。香港《星岛日报》1日总结称,林郑班子在社会经历了非法“占中”撕裂的气氛中上任,为避免政治争议进一步把社会推向两极化,她把施政重点放在容易凝聚共识的民生经济建设上,在候任期间,即以增拨资源改善教育打响第一炮,超过30亿港元的拨款在立法会中获得建制派和泛民的共同支持通过。在劳工福利方面,取消强积金和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对冲的安排,虽然尚未落实,但已见曙光,要是最后达成协议,不仅改善打工人员的福利,也标志着劳资双方代表能够摆脱近年的僵持局面。在促进经济发展新动力方面,港府展现了较大魄力,改变了对科技创富的冷感,在引进研发资金、吸引人才方面下了大量功夫,“在中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致富为重点的政策下,本港有机会结合内地城市把科研成果产业化”。文章同时提到,作为民生重中之重的房屋问题,香港楼价持续创新高,公屋轮候时间继续拉长,政府花了很大气力却未见效果,本来希望通过大辩论来凝聚社会共识,反而令各方矛盾走上台面。
自由党的钟国斌认为,林太上任后着力创科发展,提出5年内将研发资金总额倍增至GDP的1.5%,最近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民建联的陈克勤称,土地大辩论反而“愈辩愈分歧”,令公众聚焦于发展粉岭高尔夫球场。
政治和解仍很艰难
至于备受关注的陆港关系以及建制和泛民的关系,《星岛日报》1日称,林太任内社会气氛比较和谐,行政和立法关系有明显改善。她上任后承诺除一年四次的答问大会外,额外每月一次到立法会接受议员“短问短答”质询。不过,反对派出于政治盘算始终不领情,仍然处处与中央和特区政府对立,“暗涌明浪未减,纾解矛盾的任务举步为艰”。陈克勤说,林郑自爆与泛民在网上有联系,泛民即使在某些议题上扮演反对派角色,某种程度上也与政府有默契,“见好就收”,但他担心未来处理《国歌法》及23条立法等敏感问题时,林郑与反对派建立的关系会烟消云散。《明报》1日提到,林郑上任后首份授勋名单,并未见有泛民人士获颁勋衔,建制派则有大批成员获颁,令泛民感到不满。1日,反对派团体“民阵”发起游行。政府发言人回应称,香港回归21年来,特区政府一直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任何不尊重“一国”、无视宪制秩序、哗众夸张、不实误导的口号,皆不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不利香港的发展。
香港文汇网1日称,新一届特区政府在第一份施政报告中表示,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有责任全面准确地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都有责任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说“不”。6月,旺角暴乱主谋之一梁天琦被判刑6年,再次为香港法治标上清晰的脚注。一年来,多起迁延日久的诉讼案终于落槌,违法作乱者陆续受到惩处。而香港旅游业在经历低谷后,去年也开始重现兴旺。除了业界力拼外,也与香港社会气氛转好有关。《星岛日报》1日的社论说,虽然政治对立的格局未变,幸好社会经历几场纷乱后,人心思稳,激进势力已失去壮大的条件。特区政府应掌握这个形势,加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