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癌中之王"还可怕!有人活了20年,有人只活3个月!很多人还在轻视它
说到甲状腺癌
普遍认为它是“懒癌”
发展比较缓慢
而且预后非常好
可它却有着最强的杀伤力
“懒癌”的最强杀伤力
比“癌中之王”还可怕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教授,近日谈起了一位老患者,浙江一位50多岁的画家。
这位画家,因为摸到脖子上有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包块,检查出甲状腺癌,但肿瘤仅2cm,没有转移。
当时做了切除手术,非常顺利,病灶也处理得很干净。画家心态挺好,觉得比起其他癌症,甲状腺癌还算“不太要命”。然而不久之后,他查出甲状腺癌复发,并出现多处转移,不到3个月,人就走掉了。
手术明明处理得很好,为何癌症如此猛烈地“卷土重来”?夺走画家生命的正是甲状腺未分化癌。
葛明华教授指出,在所有甲状腺癌之中,未分化癌的发病率只占1%左右。数据虽然不高,但随着甲状腺癌总体发病率的显著上升,这部分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预后极差,几十年来没有提升,因为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手段。
未分化癌的发病机理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这些都尚待发现与研究。今年的甲状腺肿瘤学术年会,专门有一个板块就是讨论这个话题。
孕前脖子上的小包块
迅速变大并发生双肺转移
针对甲状腺癌的病因,许多专家做了系统的研究,其中有一个内容是关于月经、生殖和甲状腺癌的关系。从临床上来看,当怀孕遭遇甲状腺癌,一些病例的确令人痛心。
今年28岁的小芳(化名)体检查出甲状腺上长了个结节,随后确诊为甲状腺癌,肿瘤为1cm。要不要手术呢?
正在备孕的她,十分纠结。两个月之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多年备孕,好不容易有所收获,最终决定等到产后再手术吧。然而,肿瘤在孕期迅速增大,变成近3cm的大小,等到产下宝宝不久,小芳被查出癌症双肺转移,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对此,葛明华教授非常痛心。他表示,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来看,月经和生殖相关因素与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关性并不大,但小芳这样的个案在临床上还是偶尔会碰到,令人十分遗憾。
“女性患甲状腺癌的比例高于男性,而且高发年龄正值生育期。我建议,如果明确为甲状腺癌,怀孕之前还是要积极干预,如果怀孕之后发现,要及时与甲状腺专科医生沟通,密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
每周3次海水鱼与贝壳类饮食
不增加患病风险
葛明华教授从事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研究,已经将近30年。
他指出,最近20多年发现,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大幅增加,目前来看,比过去增加了3-4倍。从发病机理来说,桥本会逐渐演变成甲状腺功能低下,随之脑垂体分泌一种激素叫促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形成刺激,而过度刺激会导致甲状腺细胞的增生,增加癌症发病风险。
“关于桥本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和论证。对桥本患者来说,要重视治疗和随访,但也不用恐慌,从目前一些研究来看,桥本患者得了甲状腺癌,生存期似乎比一般的甲状腺癌预后会更好一些。”
关于发病,葛明华教授团队系统分析了国际上700多篇有关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因素的研究报告,他和钱报记者分享了最新的一些信息,在饮食、环境方面可供大家参考。
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引起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低碘,同样被一些研究认为是甲状腺肿瘤的风险因素,而且低碘相关的是恶性度更高的滤泡癌等。一项来自杭州的研究,对9412例成人进行评估,发现长期使用无碘盐人群的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增加。
海水鱼与贝壳类饮食是人类碘摄入的主要来源。每星期3次以上海水鱼与贝壳类饮食,并不会增加甲状腺癌患病风险。
遗传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据统计,甲状腺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的患病风险可增加8~10倍。另外,肥胖会增加9%的甲状腺癌风险。
葛明华教授建议,从预防来说,查出甲状腺结节,建议每半年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如果出现颈部肿块、乏力、咽喉痛等症状,再做一下甲状腺激素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其他甲状腺疾病。
说到甲状腺癌,普遍认为它是“懒癌”,发展比较缓慢,而且预后非常好。以浙江的数据来看,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92%,总体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84.3%)。但葛明华教授也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比起美国98%的5年生存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值得警惕的是,甲状腺癌中有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类型,叫做“甲状腺未分化癌”,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到7月,比“癌中之王”胰腺癌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