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抄近道”不投机取巧,他成了全旅最年轻的冠军
“如何能够在部队建功立业?”
安奕光入伍前,曾在网上“百度”了这样一个问题。网络平台上的那些跟帖和支招,至今还收藏在他的手机中。
所有人都没想到,当兵100多天,安奕光就给这个问题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3月底,第80集团军某防空旅首次按新大纲要求组织岗位练兵比武,指挥侦察连列兵安奕光经过10大项17个内容的激烈角逐,在全旅56名训练尖子中脱颖而出,夺得全能比武冠军,荣立二等功。
“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冠军?”成绩一经公布,从旅领导到营连战士,心中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军事比武冠军是推进训练深化的“参照物”和“符号样本”。从那时起,这支部队里的官兵甚至更多人,都在对这名年轻的列兵冠军和他背后的训练场之变,进行着目光各异的“观瞄”。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安奕光参加比武表彰大会。
“列兵冠军”的头衔彰显了什么
——对第八十集团军某防空旅列兵安奕光的训练“观瞄”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李 亮 通讯员 孙连伟
这个兵特别爱问“为什么”
把安奕光选到自己班里没几天,侦察班班长苏杭就想吃“后悔药”。
“班长,挥臂时如何扣腕才能防止弹道过高?原理是什么?”最寻常不过的手榴弹投掷训练,安奕光一发问就是一连串。苏杭边做动作边讲解,前前后后演示了5次才让安奕光彻底“住嘴”。
当了8年兵,苏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以前要有这样的兵,少不了被老班长‘剋’一顿。这些年带了这么多兵,也没人问过我为什么,老实照做往前扔就是了……”
第一次防护训练结束后,负责课目教学的士官王泽华就气呼呼地找到了苏杭:“你们班那个安奕光咋回事?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训练的时候一个劲地问,教学进度都受影响了。”
这个“爱问为什么”的兵,不仅有时让苏杭“后悔”,有时更让他恼火——
“地图使用”训练,苏杭教给大家一个“判断两点通视”的计算公式。当时很多新战士尽管对其原理并未完全理解,但都觉得班长教的错不了。
偏偏这时,安奕光又开口了:“班长,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苏杭一脸尴尬。说实话,这是当年老班长教给他的,怎么来的他也没细研究过。
“你记住就行了!”苏杭有点下不来台,大声呵斥说。
安奕光并没有死心。他琢磨半晌,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把公式推算了几遍,发现班长授课时误把公式的一项写反了,忍不住又提问把班长的失误点了出来。
训练教室内的气氛,一下尴尬到了“冰点”……
这件事成了旅里的趣闻。不少班长见到苏杭就“开涮”:幸亏当时我没选这个兵,要不然多闹心!
“我算怕了他。”苏杭回忆说,为了应付安奕光,自己每次都提前把训练课目预习、研究一遍,避免再“露怯”。“没想到这一来二去,我的训练成绩进步也越来越快。这小子成了倒逼我成长的鞭子,也算他的可爱之处吧。”
安奕光成了全旅比武全能冠军,苏杭一点也不惊讶。
“训练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允许自己有问号。”有一次,安奕光研究一个训练课目到深夜。把全部问题弄懂后,安奕光兴奋地把正在酣睡的苏杭叫醒,讲起自己的学习成果。
“当时真想踹他一脚啊。”回想起这事,苏杭忍不住笑了:“其实想想过去的训练,自己脑子里不是没问号,但没有彻底搞明白的劲头。这种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我得向他学习。”
他每一次训练都不“抄近道”,不投机取巧
比武结束后,指挥侦察连连长张帅常常被其他连长“调侃”:“老张,你给你们连那小伙儿搞啥特训了?让我们取取经呗。”
“哪有啥特训啊。”张帅心里想。要说哪里“特”,在他的印象里,安奕光训练中倒是有点特别的“傻劲”——
安奕光的体能基础比较差,5公里越野训练时却从不像有的新战士那样把背囊里的物资偷偷取出一部分减重。防护训练中,有的新战士把防毒面具放得浅、固定带系得松,以便快速脱戴。但安奕光每次都按要求放置,从来不取巧。
张帅有点打心底喜欢这个兵,“他每一次训练都不‘抄近道’。”
“工事构筑和伪装”课目训练强度大、标准高,考验体力,更考验意志。很多战士宁愿跑两个5公里,也不愿练一次构工,非练不可有人也是专挑土质松软的场地,但安奕光每次都在土质硬的地方作业。常常是别人都已完工休息了,安奕光还在满头大汗地与硬土块较劲。
然而,上级组织考核时,平时训练中每次最慢的安奕光,却成了全连第一个达到成绩良好的新兵。
备战比武期间,有的战士在研究比赛规则,琢磨哪些课目分值大就强化哪些课目。看着安奕光还是每个课目内容都使“傻劲”,张帅忍不住“指导”了他几句:“这个课目不占多少分,你多研究研究别的,成绩提高得更快。”没想到安奕光认真地说:“连长,我没想着为成绩而练,就是想着学一门课目得练扎实了。”
“其实他让我也很受触动。”张帅感慨地说,“打仗时哪个课目练不好都可能丢命,练好了都可能救命,哪有什么分值高低之别?”
全旅比武中,安奕光虽然在单个课目成绩上并不都是最突出的,但当成绩综合后,安奕光凭借所有课目的稳定发挥,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
“训练不投机取巧,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把每一个动作都练到位,就是极致。很多人感叹安奕光夺冠是个偶然,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意外。”张帅如是说。
当兵就得研究打仗,与兵龄长短、军衔高低无关
“起初他跟我套近乎,还以为他当我这个排长是个官,后来才知道这小子盯着的是那把指挥尺。”
排长王志强和安奕光住在同一间排房,他参加集团军参谋业务集训带回的指挥作业工具,早就被安奕光盯上了。
一个列兵学指挥尺?这些训练内容并不是战士需要掌握的,明显“跨界”了。王志强没当回事,“你研究这些干嘛,又用不上,休息时间干点别的不好吗?”“排长,我觉得来当兵,学和打仗有关的东西,都有用。”
王志强一时语塞,却对这个新兵刮目相看。
“短短6分钟,以军就把叙军19个地空导弹营全部摧毁……”一天中午,安奕光随手翻阅王志强的《空袭与反空袭战例选编》时,被贝卡谷地空战所吸引。
看到“雷达受到干扰,以战机外表涂有灰蓝保护色,目视搜索难以远距离发现,使叙军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境地……”安奕光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就是使用目视观测器材搜捕目标的空情侦察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安奕光的疑问,王志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还没对这个战例进行研究,按照计划,这是下周军官训练“空袭与反空袭经典战例解析”的内容。
“新大纲士兵训练课目中增加了很多以往军官才要求掌握的内容,这不仅是对能力要求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安奕光夺冠,王志强想得更多:列兵、冠军、二等功臣都不是安奕光身上最准确的标签,如果非要定义一下这个小伙子,他觉得,一个新时代的新型战士可能更加贴切。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