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湖镇”被撤销17年后,苏州又准备增设“太湖街道”了
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 本文图均为 视觉中国 资料图提到太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无锡(的)太湖”。这与无锡近年来在旅游推介及城市品牌宣传上善打“太湖牌”有关。比如,无锡常以“太湖明珠”自居。而在民众心目中流传甚广的“太湖佳绝处”,说的就是无锡的鼋头渚。
但实际上,作为孕育了江南文明的“母亲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其横跨江浙两省,水域涉及无锡、苏州、湖州、宜兴、常州等地。若论水域面积,居于榜首的反而是占其3/4的苏州,但“苏州太湖”却鲜少被提及。
不过,这一现象有可能会在未来得到彻底转变。
日前,苏州将在其下辖的吴中片区太湖新城增设一街道,街道拟命名为“太湖街道”。5月28日,苏州市民政局在《重大地名命名方案公示》中表示:拟增设街道紧邻太湖,以“太湖”为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契,具有较强的指位性。
这是距苏州的“太湖镇”被撤销17年后,“太湖”二字重新回归到苏州的政区名称中。
地名被誉为“城市的脸、市民的眼”,它作为一个地理标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特征,是宣传地方品牌形象的一个窗口。
苏州此番以“太湖”命名增设街道,也因此被外界视作自2010年前后,苏州宣布由“金鸡湖时代”迈入“太湖时代”以来一个新的发展信号,即苏州将大力做好“太湖”文章,打响“太湖”牌。
“任何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苏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莫俊洪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经过前几年太湖新城的建设,社会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部门就要出面调整区划。
“现在我们苏州向南发展,向太湖发展。太湖街道的设立体现了这一主旨,反映了苏州城市发展的脉络。”莫俊洪说。
“太湖街道”重回苏州行政区划名称中
“太湖”一词也曾在苏州的政区名上出现过。
1982年,吴县太湖乡人民政府成立。1995年太湖撤乡建镇。随后在2001年,撤销吴县市,设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太湖镇属吴中区。同年,太湖、光福两镇合并为光福镇,太湖镇建制由此撤销。
“太湖对我来说,是地名,是文化,更是生命。苏州再次激活这个行政地名,是正确的”、“让外界更多地知晓太湖的变迁,也是很好的文化宣传”……太湖街道拟新设后,不少经历过太湖行政机构变迁的市民对当地媒体说道。
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不但淡水储量丰富,而且风景秀丽、引入入胜,有范蠡西施泛舟太湖的美丽传说,有苏轼的《赠莘老七绝》。在上个世纪,也曾经给苏州带来丰饶的水产和秀美的风光。不少老市民也因此怀着很浓的“太湖”情节。
“但太湖街道的设立与太湖镇不可相提并论,它不仅仅是承载乡情乡愁。”莫俊洪如此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在他看来, 曾经因为区划太小而按国家政策撤销的“太湖镇”代表的是苏州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而17年后即将新设立的“太湖街道”,则象征着苏州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
“街道是城市化的概念,侧重城市发展主轴的变化。原来太湖镇在太湖周边比较中心的位置,现在我们苏州向南发展,向太湖发展,太湖街道就体现了这一脉络。”莫俊洪说。
2013年,苏州将环太湖建立的原吴江滨江新城更名为“太湖新城”,面积200公里。作为当时苏州市委市政府“四核一城”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新城被认为是苏州迈向“太湖时代” 的重要契机,是苏州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高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历史机遇。
“十几年前,太湖新城是一张白纸、百废待兴,随着项目、设施、人口等要素变化,太湖新城已经对社会治理和管理提出了要求,靠开发区这样一个经济部门来实施肯定有困难,因此设立一个新的政区要求——太湖街道就提出来了。”莫俊洪说。
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如此说道:未来设立太湖街道后,吴中太湖新城将不受越溪街道和横泾街道两个行政管辖政策影响,可以统一出台征地动迁、旧城改造、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撤村改居等配套政策。
除了新设的太湖街道,此次苏州民政局也表示,将拟设街道(太湖街道)范围内的道路、桥梁、河道等地名以太湖的山、岛名和历代太湖水利专家名、历史人物名规划命名,充分体现了当地太湖文化的特色。
“把太湖元素放在苏州地名上是我们长期的任务,要体现苏州与太湖的关系,特别是东城区与太湖无缝对接的时代发展印记。”莫俊洪表示。
新时期苏锡两地如何共享“太湖时代”
苏州太湖航拍。
事实上,无论是太湖新城,还是太湖街道,早在2006年,在隔湖相望的对岸——无锡,就已经存在了。也就是说, 在环太湖区域,无锡有太湖新城、太湖街道,苏州也有太湖新城、太湖街道。两个城市争打“太湖牌”,已从暗中较劲升级为光明正大的“两军对垒”。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发现,早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无锡便将“太湖”这一品牌资源与自己的城市形象紧紧相连。
“因为老城区面积小,无锡比较早地把市区挪到太湖边上,开发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灵山大佛、鼋头渚声名在外,而无锡的太湖新城也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无锡最好的黄金地带。”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焕勇对澎湃新闻说。
而 当时的苏州,众人称道的是她的园林,是金鸡湖,却未 对外 强调苏州拥有太湖3/4的水域。此外,苏州还坐拥太湖72峰中的48峰,太湖13个国家级景区中苏州也占8位。
“苏州当时对太湖价值的认识跟无锡相比略有不足,对经济、科技、古城保护、非物质文化价值很重视,相对忽略了太湖的价值。”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对澎湃新闻说。
但2010年前后,苏州开始提出要从“金鸡湖时代”走向“太湖时代”,苏州对太湖的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方世南提到,当时的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不够高,“苏州的经济总量大部分靠县级市。上世纪90年代的格局是一体两翼,一体是古城区,要保护,限制开发,两翼是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古城经济体量比较弱,比如姑苏的就无法跟昆山、太仓、常熟比。”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苏州开始把太湖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原来吴江虽然也很注重太湖开发利用,因为它的民营经济比如纺织,需要太湖的水资源和运输功能。但现在是整个苏州都很重视。”方世南说。
太湖给苏州能带来的好处,恰如无锡近些年的实践。“它是综合性的效应。”方世南说道,太湖水资源是苏州经济命脉,而在生态功能上,太湖风光与苏州“人间天堂”的美誉相契;经济功能上,太湖旅游资源对苏州未来旅游空间扩展非常有利,“现在园林承载力有限,拙政园一天一万多人赶不上浙江太湖边上一年一千多万游客量的乌镇。要把苏州旅游做大,‘太湖’这个牌必须抓在手中”。
此外,方世南还认为太湖有文化方面的效益,对吸引人才也有重要作用。
作为无锡人,张焕勇对苏州的“苏州湾”印象深刻。它于2013年提出,是位于苏州吴中与吴江区之间的太湖水面,苏州计划用几年时间,把吴江太湖岸线打造成“东太湖百里风光带”,成为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
“规划起点非常高,加上苏州历史底蕴、经济实力都比无锡有优势,苏州也大刀阔斧、比较超前,未来可能给无锡压力。”张焕勇对澎湃新闻说。
“ 从历史看,无锡的确是抢占先机地打好了‘太湖牌’,但从客观上看,苏州也拥有了后发超越的足够优势。”方世南认为, 各方对太湖重视是好事,说明太湖有价值,但“争”不是目的,怎么利用开发保护好是目的。
“首先要保护好,健康的水资源是根本。过去无锡因为蓝藻事件对当地的太湖治理提出挑战,但这不是无锡一地的事,苏锡常等环太湖地区应该联手治理太湖。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方世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