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关乎国运。
21世纪是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正在加速重构。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了可能“同频共振”,抓不住就会“擦肩而过”。
在近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魅力四射的深圳“创新马赛克”
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主要是在此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
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导致的“经济马赛克”现象类似,在全世界创新最活跃的地区,包括人才、技术、资本在内的创新要素扎堆,形成创新集群,催生“创新马赛克”。比如,美国硅谷创新要素高度集中,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高新技术产业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极强。在国内,深圳的南山科技园区、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马赛克”。
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可以说,正是由于“创新马赛克”效应的存在,让深圳的“经济马赛克”越来越魅力四射。
用一组数据来说明。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实现全国“14连冠”;拥有各类创新载体达168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万家,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也正是在去年,深圳GDP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且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深圳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可谓情有独钟、用心良苦。在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三个阶段、三大目标中,“创新”是共同的关键词,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也位列“九大战略任务”之首。市委书记王伟中到任以来的短短一年多里,多次调研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多个场合强调“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应当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坚持打基础、谋长远,聚焦突出问题,把科技创新旗帜举得更高,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5月中旬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又提出,要把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深圳获得地市级激励2条,县区级激励1条。而深圳受到嘉奖的原因,正是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可忽视的“阿喀琉斯之踵”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常被现代人挂在嘴边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因为传说他炼成了“金钟罩”,刀枪不入。但单刀赴会主攻特洛伊城时,却被一箭射中脚后跟而死。后人便用“阿喀琉斯之踵”的譬喻,说明即使再强大的英雄可能也有致命的软肋,不自知的话便十分危险。
没有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就没有深圳的强势崛起。在一定程度上,科技创新就是深圳应对国际竞争的“金钟罩”。过去30多年里,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圳从跟跑到并跑,甚至一些方面领跑,日益成为全球创新重要的节点城市。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不足,也成了制约“巨人”成长的“阿喀琉斯之踵”。倘若局势得不到改善或扭转,极易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展后劲和空间有限。对于深圳来说,这很可能是一个致命的隐患。
具体而言,深圳的科技创新目前主要存在几大短板: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相对较少,尤其是原创性基础研究平台缺乏,实现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高端医疗器械、科学仪器、工业检测设备、工业母机等依赖进口,核心芯片等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稀缺,高等院校建设见效尚需时日;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仍存在失衡,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与土地空间约束趋紧的矛盾不断凸显。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4个一级指数中,除了广州相对均衡之外,其余排名靠前的城市均存在一定短板。其中,深圳的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3项指数均排名前3位,但是创新资源指数仅仅排第25位,是一个明显的短板。而所谓的创新资源短板,主要是指上面提到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的不足,与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脚踏实地“缺什么补什么”
在国内,深圳算得上是一个科技创新“高原”;但与世界一流城市相比,深圳的科技创新还缺“高峰”。
科技创新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叮嘱,对于科技创新底子较好的深圳来说尤为受用。
“科技创新不是‘今天种瓜、明天得豆’,要打基础、利长远,缺什么补什么,瞄准方向后,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抓下去,‘让有心栽花花成片’。”市委书记王伟中的一句大白话,道出了深圳科技创新寻求突破的方法路径。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而没有基础研究的投入,就没有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的金字塔基就不牢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仍会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深圳对此是有深刻认识和清醒自觉的,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引领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不仅要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更要在重要前沿科技领域向源头创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犹如“聚宝盆”,有利于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可能没有即期的产出和效用,但却是深圳前进的基点。比如,加快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就是深圳明确要先行发力的重大任务。目前,在全国已经建成和计划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中,深圳仅2个,远低于合肥、上海、北京等城市,难以满足重大基础研究的需要。深圳不能坐等国家层面布局,而应积极对接国家科技计划、产业攻关课题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主动布局、先干起来。仅2017年,深圳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积极筹建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组建基础研究机构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海外创新中心7家,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11家和创新载体195家。其中,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模式下生长起来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海外创新中心,能够实现在全球范围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竞争,对于矢志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深圳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
一切有碍创新的藩篱,都应拆除;一切掣肘进步的短板,都该补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比如,只有加大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人才流动的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创新政策的内部协同——不同时期的创新政策要无缝对接、形成兼容通达的政策链,以及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的外部协同,避免不同政策相互“打架”,防止“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再如,现在的风险投资往往更热衷于在所谓的模式创新中赚快钱,对于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技术创新缺乏兴趣和耐心。因此,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对于初创期、种子期的创新型企业来说便是“雪中送炭”,核心技术的掘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可能就系于其上。深圳提出,要全面梳理现有财政专项资金,不撒“胡椒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将资金更加集中、准确地投放到重点产业领域,并确保现有的中小企业相关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同时,深圳将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发挥首期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眼光不可谓不尖,力度不可谓不大,效果值得期待。
创新犹如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科技创新是深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擘画未来的主色调。当创新“高原”耸立起更多尖端科技“高峰”,深圳的发展高度将会刷新我们的认知。
(原标题为《深政谈|科技创新从高原到高峰 不可忽视的“阿喀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