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尧:扎根澳大利亚文学翻译的一棵“老树”
中新社悉尼6月2日电 题:李尧:扎根澳大利亚文学翻译的一棵“老树”
作者 方浩澜 毕莹
1984年,初入文学翻译领域的李尧开始着手翻译澳大利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的《人树》。4年后,李尧在第一次访问澳大利亚时见到了怀特本人,怀特在送给李尧的书中扉页写道:“送给我勇敢的译者李尧,愿他和他的读者有所回报。”
怀特的“回报”赠言在之后的时间里一一得到了印证。李尧开玩笑说,翻译澳大利亚文学让自己深感“才气不足”,由此放弃了心爱的文学创作,全力以赴从事澳大利亚文学翻译。前不久,集合10部译作的《李尧译文集》新书发布会在西悉尼大学澳中艺术与文化研究院举行,这只是李尧漫长翻译生涯中的部分作品,将近40年的经历让他扎根成了这个领域的一棵“老树”。
李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在他眼里,澳大利亚独特的生存空间为本地作家提供了表现自己生活与思想的舞台。“特别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更以其历史悠远的口述文学为基础,结合当代文学艺术创作方法,渐渐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鲜明的民族性是任何别人的作品代替不了的。”在有别于英美文学的澳大利亚书作中,李尧逐渐接触到了色彩斑斓的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中国小朋友也成为李尧翻译时格外犒赏的读者群体。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尼古拉斯?周思(Nicolas Jose)也留意到李尧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偏好。作为“中国通”以及作品的输出方,周思心里对中国译者们的翻译偏好有大致的掌握。“不少译者都在翻译帕特里克?怀特,获奖作家的书和有名望的严肃作家的书是被翻译得最多的,大家现在对现实主义派和社会主义派作家也很感兴趣”,他说,“现在澳大利亚文学翻译的范围很广泛,诗歌和非小说类的都在被翻译之列。”对于澳大利亚文学的译者群体,周思也同样清楚:译者之中有一个核心群体,其中大部分人与中国各个高校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有密切联系,他们的译著一般也会受到澳大利亚资金方的支持。
李尧坦言,因为文化背景差异,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他给出了两个解决困难的办法:“只有多读澳大利亚历史,文化,文学,尽量到澳大利亚,熟悉他们的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语言、口译和笔译专业高级讲师、SBS电视台字幕部负责人韩静也建议,没有在澳大利亚居住过的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多做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文学作品的原作者联系。
40年来,李尧见证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对于目前国内翻译文学的状况,他说:“从大的潮流看,现在文学翻译的主流是好的,其深度与三、四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他同时尖锐地指出:“当代文学译著水平良莠不齐。高水平的翻译不多,尽管我们每年都在大量引进外国文学,但部分出版社为了赶市场,赶时间,造成许多译作粗制滥造,质量堪忧。文学翻译评论滞后,不能正确引导文学翻译实践。”他期待中国出现更多的名家名译,“这不但需要有一批真正埋头苦干的译者,也需要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多看社会效益,而不是只看经济效益,这样才能真正出精品。”
对年轻译者,李尧并没有建议如何学习英文和了解外国文化,而是强调提高中文水平的重要性:“我在北大和北外教澳大利亚文学名著翻译。我经常告诉学生,一定要努力提高中文水平。一个搞文学翻译的人,不会写作,中文不好,就什么也谈不到。”多年的翻译经历让他与翻译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说:“翻译是一件崇高的,需要很强责任心的事情,作为译者不但要对作者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绝不能粗制滥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