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22日电 每年清明,湖南省湘潭县党政干部、师生都会怀着崇敬之情来到湘潭县易俗河镇青狮村罗亦农故居遗址,纪念中国共产党最英勇的战士罗亦农。在湘潭这片红色热土上,罗亦农的故事流传甚广,他的丰功伟绩是家乡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1902年5月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镇,1916年考入教会学堂益智学校学习。1919年夏,他到上海边工边读,通过《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杂志,阅读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介绍新思想的书籍,并认识了陈独秀等人。
1920年,罗亦农进入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同年和张太雷、俞秀松等人组织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罗亦农与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一起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3月,罗亦农回国,任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成员,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同年10月,调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党校校长,12月起调任中共上海区(即江浙区)执委会书记,后兼任上海区执委会军事特别委员会书记。
1926年11月和1927年2月,罗亦农与赵世炎等人两次领导上海工人举行起义,均未成功。但他没有气馁,积极参加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准备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工作。1927年3月21日,他与陈独秀、周恩来、赵世炎等一道,及时指挥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并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3月22日,上海市工商学各界举行代表会议,选举19人组成上海临时市政府,罗亦农被选为临时市政府委员。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罗亦农奉命调离上海,到武汉参加党的五大,并当选中央委员。1927年5月至9月,他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在八七会议上,罗亦农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11月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等职,负责领导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陕西等省的工农革命与党的工作。1927年底离开武汉前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为筹备召开党的六大,罗亦农冒着极大危险,到湖南、湖北等地了解情况,在上海听取各地同志汇报情况,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党制定全国革命斗争方针做准备。他还与瞿秋白一起拟写提交六大的《党纲草案》。
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英租界被捕。“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这是罗亦农被捕后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4月21日,罗亦农在上海龙华从容就义,年仅26岁。他把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
1928年5月30日出版的《布尔塞维克》第二十期发表了中共中央《悼罗亦农同志》的专文,其中写道:“罗亦农同志的热烈的革命精神,可为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的楷模。”
湘潭市地方史志研究学者何歌劲说:“罗亦农同志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他重视革命实践,与工农大众始终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不幸被捕后,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与视死如归的高贵品格。他为革命献身,在短短的26年人生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形象。他是湘潭人的骄傲!”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