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网站建设 » 正文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龄化社会,AI养老可行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3  来源:企业800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217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自从AI再次兴起,上至探索外星生物,下到深入基层养猪,几乎无处不AI。自然,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下,AI+养老也顺理成章地被提上了日程。

文/小豪

来源:脑极体

自从AI再次兴起,上至探索外星生物,下到深入基层养猪,几乎无处不AI。自然,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下,AI+养老也顺理成章地被提上了日程。

与其他AI+内容相比,老人群体又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对其而言,身体机能的逐步下降令其对科技产品的生活辅助功能要求较高,同时也必须要顾及到随时可能出现的医疗需求。另外,尤其是在中国,空巢老人除了生活行动的方便之外,对情感的需求则显得更为突出。

开发者们在构思产品的时候,自然不会忽略此类诸多问题。那么,时至今日,AI+养老到底孵化出了哪些产品?它们是否真正切合了老人的实际需求?在通向全面AI+养老的路上,又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在AI领域并不新鲜的话题。

从衣食到健康:基本成型的养老产品类别

不得不说,AI在赋能养老行业之后,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尤其是日本,如果以 60 岁为标准的话,其老龄人口早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整个社会在承受着巨大的养老压力。由此,日本也成为了AI+养老产品最多的国家。

梳理当前各路和养老有关的AI产品,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日常助手型: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很多事情是难以甚至无法独立完成的。看护人做这些事情,一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老人也会感到因麻烦而无奈。基于此,日本开发出了一款Robear,如其命名“机器熊”,它可以将老人抱起来,并协助其站立和坐下。而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则利用机器人对人体皮肤的触觉而控制接触力度,成功地将礼服穿到了人身上。

2、医疗看护型: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健康的威胁,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AI在医疗方面的探索也将体检列为了重要的阵地。在这方面,来自滑铁卢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通过将可穿戴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能够评估有氧反应变化的数据,这在未来将有可能预测一个人是否正在经历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此外,日本的一款Remeo则可以实现提醒老人吃药等日常必要情况。

3、情感陪伴型:相比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孤独情感状态更值得关注。国内此前也有过空巢老人自杀的相关报道。在这方面,一款名叫Paro的机器人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其身上安装了许多传感器,以便于与人互动的时候可以做出一些兴奋、洒家等情感反应。并且事实证明,其对降低老人的孤独感确实有效果。另外,AI市场上比较火爆的智能音箱也可以凭借其语言交互的优势来和老人聊天。

可以看得出,随着AI养老产品的多样性不断提高,人们在面对产品的时候也将有更多选择。随着需求的增加,更多的产品已经在赶往战场的路上了。

AI养老在争什么?细节可能才是成败的关键

对老人而言,也许非常炫目的科技会带来很多便捷之处。但与皮糙肉厚的年轻人不同,老人经不起折腾,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在对生活细节的一些照顾上。

而通用机器人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看护,但对开发者而言,大家都能看到的就不存在什么独特性了。谁能快速抓住既有刚性需求,又不易被解决的细节,或许谁就能在AI养老领域领跑全局。

那么,AI养老真正的战场,或许正在于此。

对中风瘫痪或其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卧床的老人来说,最不便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方便了,其往往会对老人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出发,我国一家企业则研制出了一款能够分辨老人的排泄行为和记录排泄次数的机器人,并且能够因此而自动清洁。这种方案不仅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对老人的隐私情感的安抚。

又比如说在上文提到的机器人穿衣。佐治亚理工学院研制的这款机器人并不是依靠视觉能力去完成任务,而是基于触觉来感知在模拟接触皮肤的过程中的力度。通过大量的视频学习,它在一天之内掌握了动作的要领:扶住人的身体、散开衣服,然后穿在人的身上。

当然这一技术还不成熟,机器人的力度掌握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但是经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其完成完美的穿衣任务并非不可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穿衣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温情的事情,通过训练机器人穿衣,既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又能为老人带去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

而在家庭场景之中,细节设计则有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各种传感器的应用。比如Z-works提供智能传感器,为老人提供三道防护程序:门口传感器感应到有老人接近的时候自动开关门,床头传感器监测心率、呼吸、照明等,以及提供室内温度、湿度和任何发生的动作的传感器,如桌子倒了、碗碎了等。这些传感器的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为老人提供家庭场景下的日常行为分析和看护。

此外,还有更多的比如辅助进餐等,虽然在年轻人看来都是一些小事,但却对老人而言非常实惠。老年人生活的细节之处非常多,为其提供细节解决方案,其实就是在和老人更贴心,也就更容易在AI养老方面取得的成功。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一切AI养老产品都是为了方便而言。产品的理念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落地使用的性能表现。把“方便”变成了“更加不方便”,对企业造成的伤害可能就会是致命的。

全面的AI养老还有多远?

虽然在养老方面利用AI提供的黑科技确实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至少是节省人力,但我们真的需要“全面的AI养老”吗?会不会有点技术强推的意思?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 2016 年年底,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16.7%,达到了2. 3 亿以上; 65 岁以上也超过了1. 5 亿,占总人口的10.8%。而据预测,到 2050 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则将达到4. 8 亿。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造成中国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计划生育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长期影响的显现、生育率的持续走低等。这样庞大的老龄人口无疑需要更多的人去照顾,对护工的需求也将持续走高。养老需求暴增,AI自然也就成了解决问题一种优势明显的路径。

也就是说,不存在技术强推的问题,促使养老AI的,还是当前可以预见的市场需求。

从AI产品的角度来讲,其要实现全面的AI养老,仍然要经过一系列降低成本的研究来亲近更为普通的老人群体。目前来讲,这些养老产品动辄上万,一般的养老家庭难以负担,而更偏重福利性的养老机构也很难对这些产品产生兴趣。能够为其买单的,主要还是高收入家庭和一些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养老服务机构……当然,能住得其这类养老院的,家庭收入还是得比一般人高。

那么,全面的AI养老在不缺乏需求推动的前提下,做好研发成本的降低将帮助其提高普及率,而政府加大对福利性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也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需求+技术+商业机构+政府福利性投入,或许全面的AI养老也将不再遥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实现可能都不再需要子女或护工,而AI将成为你我暮年之时最好的陪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