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媒称创新让中国交通发展可持续:公共交通更方便快捷
参考消息网5月21日报道 美媒称,由于受到交通拥堵和污染的困扰,中国各个城市正在探索在其社会、环境和气候影响方面更具可持续性的交通模式,一些城市已成为全球领先者,比如杭州在2017年因其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而获得了一项国际性奖项,最近深圳也使其全部专营公共汽车实现电动化,获得了全球的认可。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5月18日刊文称,40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末期,昔日的“自行车王国”开始了经济改革和交通运输向机动车的过渡,而现在,这个国家又在转向现代化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今天,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解锁共享单车,沿专门的自行车道骑车前往最近的公交站,将自行车停放,然后乘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在许多中国城市,这样的旅程已经是每天都发生的事。
文章称,为了应对机动车交通方式对城市交通、空气质量和健康的损害,中国城市开始重塑城市空间。谈到设计,人们更关注如何互动和生活,像上海和广州一样,包括武汉和南京在内的其他几十个城市也开始着手制定自己的城市街道设计指南,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这场革命。
文章表示,随着中国继续城市化,上班族需要新的交通方式。电动自行车和最近由ofo和摩拜等品牌开创的共享单车计划已经席卷全国。它们满足了公众对速度和便利性的需求。但人们也把堵塞路面和路边、造成公害的罪责归咎于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可以在转向城市可持续交通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为处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良好的公共交通质量是可持续交通的基础
低碳交通要想发展,公共交通就必须与汽车竞争。这意味着它需要变得快速、方便和舒适。优质的公共交通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了向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共交通必须设计和操作得很完善。对于一些中国城市来说,这是遏制汽车使用增长和迅速转向可持续交通方面的箴言。
巴西圣保罗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地铁、电车和快速公交)为全市25%的人口提供服务。在北京,这方面的数字是60%。这使北京的公共交通能够成功地取代某些私人交通工具。
发展综合性、多模式的联运系统至关重要
将自行车与公共交通融为一体,促进了公共交通的包容性与协调一致的发展。这对公众更具吸引力,并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
在陷入把街道变成汽车专用的巨大空间的陷阱后,中国城市开始意识到,城市的建设宗旨应该是为人们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这促使了中国城市一致地转向以人为本的设计。
中国城市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提供可持续的公共交通选择,居民们就会把他们的汽车留在家中。在南宁,骑电动自行车外出的人中有45%家里有汽车。
拥抱交通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出现了新的交通方式和旅行模式,如配备使用时间更长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和依靠金融技术支付系统的共享单车方案。虽然这一转变并不顺利,但最终,创新推动了朝着可持续交通的转变。
深圳一处电动公共汽车中转站(彭博社资料图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