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饭量大是种什么体验?5种情况“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8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377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特别能吃究竟是种什么体验?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没有人比“大胃王”木下更有资格回答。这个身高157cm体重还不到90斤的日本女生,饭量却堪比十个汉子:正常拉面十倍的份量说吃就吃连汤

特别能吃究竟是种什么体验?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没有人比“大胃王”木下更有资格回答。

这个身高157cm体重还不到90斤的日本女生,饭量却堪比十个汉子:

正常拉面十倍的份量说吃就吃

连汤都不放过

使用的碗直径有40cm

4KG的牛排盖饭根本不在话下

就连吃个串都要100串起

普通的炒饭盖浇饭

随随便便也要吃8碗

看到这里,除了惊叹于她的食量,你可能会疑惑:“胃口好、饭量大”真的健康吗?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告诉你什么样的饭量才健康。

受访专家

第二军医大学肥胖与糖尿病专病诊疗中心教授邹大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教授刘思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

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

少吃30%,多活20年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只需降低进食量,就能延年益寿。

1935年,一项小白鼠实验发现,将进食量降低30%~50%后,其寿命更长,衰老性疾病发病时间更迟。

上世纪80年代,NIA和威斯康星大学以恒河猴为对象展开的两项独立长期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研究选择恒河猴为对象的原因是人类与恒河猴93%的基因相同,衰老方式一致。

NIA的研究发现,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43岁(超过该猴群平均寿命20岁),30岁后其外貌和行为都没有衰老痕迹。

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家完成的研究也发现,减少进食量的恒河猴不仅外表更年轻,而且身体更健康。其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糖尿病发病率为0。

在为期20年的观察研究中,控制进食量的猴子,死亡率仅为13%,而随意进食的猴子死亡率高出前者近3倍,高达37%。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些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衰老具有可控性。既然衰老可控,那么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就可以延迟发病。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s)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

这项研究也表明“少吃点,更长寿”。

吃太多,“撑”出5种病

1、导致肥胖

晚上人体代谢速度明显减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谢不掉,就容易产生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2、引发糖尿病

晚餐吃得太多或过于油腻,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如果胰脏长期负担过重,会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调节血糖,继而引发糖尿病。

3、诱发急性胰腺炎

在晚上大吃一顿,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

4、增加胃肠癌风险

晚餐吃太多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对肠道菌群也是一种破坏,久之会增加患胃癌、肠癌的风险。

5、诱发冠心病

晚饭吃得太多、太油腻,易摄入过多胆固醇,并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最终可能发展成冠心病。

吃得太多还会使血液集中于胃肠道,导致心脏供血相对不足,也可能诱发心绞痛。

有些疾病让你胃口大开

很多人认为胃口好,就代表着身体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疾病的症状恰恰是“胃口好”。

甲状腺功能亢进

近期内忽然出现食欲旺盛,总感到疲劳、乏力、怕热、易出汗,且容易情绪激动,有可能是甲状腺在作祟。

若同时有眼球饱满且微微向外凸的现象,更要提高警惕。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而造成的新陈代谢加速现象。这会让身体消耗过量,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胃口大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该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黏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

这是因为进食会稀释过量的胃酸,减缓疼痛,从而导致食量增加。

向心性肥胖

有的人食欲亢进,面部肥胖,胸腹部脂肪堆积,四肢却不肥胖,有时反而消瘦,与肥胖的躯干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肥胖的典型特点是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这是由皮质醇分泌亢进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或40岁左右,突然变得食欲旺盛,容易饥饿,但体重却随着进食的增多而减轻了,总是大量喝水,频繁上厕所,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要提高警惕。

下丘脑综合征

这是由于肿瘤、外伤、感染等多种病因累及到下丘脑区域,而导致的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症状。

起病表现以肥胖和嗜睡为多见,还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尿崩、性功能紊乱等。

学几招,做到七分饱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专家具体指出其他几个级别的饱腹感,供大家参考:

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九分饱时,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十分饱时,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有了七分饱的意识,就是好的开始。专家总结5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管住嘴”。

1、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都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也是公认的低热量食品。

要控制食欲,避开高脂肪的食物。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2、专心吃饭

对饱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备。不过,对不同级别饱的感受,一定要在专心致志进食的情况下才能感觉到。

如果边吃边聊,或边吃边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从而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3、改变进餐顺序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不妨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喝一小碗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

这时再上主食,最后上鱼肉类菜肴。既能保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又能避免油脂等过量,保证膳食平衡。

4、放慢吃饭速度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如果你少于这个时间就匆匆结束了一餐,大脑会来不及提醒你已经饱了,结果造成实际能量摄入超标。

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感神经中枢,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就会较早出现饱腹感并停止进食。

另一个衡量细嚼慢咽的指标是每口饭咀嚼的次数,一般来说最好保证每口不少于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应增加次数。

5、三餐定时定量

三餐的用餐时间应尽量保持规律。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00。

因为人在进食时,消化系统会被调动起来,分泌消化液。长期如此,大脑和肠胃都会开启记忆功能,到了饭点就开始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皖ICP备2021004516号-14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