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正文

党报谈克服脱离群众:绝不能削弱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4  来源:企业800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589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新时代如何有效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实践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3日 05 版)ink="">《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3日 05 版)

  新时代如何有效克服脱离群众危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实践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时代,受各种因素影响,脱离群众危险依然尖锐而复杂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认识脱离群众危险?如何采取有效举措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本期观察版的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编  者  

  原标题:绝不能削弱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坚决克服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人民观察)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告诫全党: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在这“四大危险”中,脱离群众危险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也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说脱离群众危险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是因为它严重削弱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在新时代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我们也要有这样宏阔的视野、深邃的眼光。

  密切联系群众而不是脱离群众,是我们党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化险为夷,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个用时间、经验和教训换来的真理性认识。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又深刻阐明了党与人民群众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些重要认识,是基于实践的真理性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长期执政的党。为了使党执政后永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在革命胜利之时向领导干部提出过三点要求:一是时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二是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始终艰苦奋斗;三是时刻防范糖衣炮弹、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这三点,我们党要继续长期执政也离不开这三点,而这三点中的第一点就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些学习教育活动无一不包含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要求,从而使全面从严治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绝不能脱离群众,这不仅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真理性认识,也是审视古今中外历史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既表达了他的深刻见解,又留下了他的困惑和不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感叹历代王朝为何总是无法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其实,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是因为这些统治者根本就不能代表人民群众,而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群众,因而必然是要失败的,注定要被历史所抛弃。

  再回顾和分析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的失败,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就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苏共垮台。1991年时,尽管苏联的综合国力有所削弱,但其军事力量仍可与美国相匹敌,经济实力也强过多数发达国家。虽然苏联国内存在民族矛盾,但还不足以使其分崩离析。然而,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还是解体了,苏共这个大党还是垮台了。20多年后再来分析苏联解体,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根本原因就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两组数据特别令人警醒:一是1990年,苏联一报刊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二是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而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必然要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最终是要失败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逃脱不了这个历史逻辑的有力佐证。这些历史教训应引以为戒。

  97年前南湖的一条小船,由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今天变成了满载13亿多人驶向光辉彼岸的巨轮。97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社会革命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一点就在于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极为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贡献。

  (作者严书翰为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原标题:越是发展越要防止脱离群众

  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势求是)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正是因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才拥有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磅礴伟力。新时代,我们党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能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事关新时代我们党能否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进而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脱离群众危险就会减少。相反,越是发展越要重视防范和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比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果党员、干部不了解人民需要的变化,工作理念、工作能力不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容易脱离群众。再如,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开始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习惯于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一些人身上还不时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苗头。还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社会日益信息化,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也可以了解群众,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认识存在偏差,用上网完全代替下基层,导致无法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和诉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回顾我们党97年的发展历程,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鲜亮的底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深刻阐述。新时代,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有效克服脱离群众危险。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脱离群众危险,需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智慧,在理论上深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精髓要义,在实践中深刻把握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通过这一主题教育,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牢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而培育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方法,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依靠群众,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发展建设中来,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三是健全新时代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四是从严处理脱离群众的行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于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以高压反腐、高频监察、严厉惩治为手段,形成不敢脱离群众、不能脱离群众、不想脱离群众的环境和氛围。

  (作者韩喜平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原标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思想纵横)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便不可能长期执政。因此,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列宁就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但是,权力是把“双刃剑”,脱离群众是所有执政党都容易犯的错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完全脱离了群众。对于脱离群众危险,我们党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共产党章程》鲜明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何等的清醒。正是这种清醒,决定了我们党一定能克服脱离群众危险。

  我们党的清醒,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形象地说明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对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党如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坚持”基本方略之一。这就把我们党对如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我们党的清醒,更体现在实践中。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不能仅仅体现在思想理论上,更要落实在实践中。97年来,我们党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使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明明知道闹革命要流血、会没命,但仍然义无反顾跟党走。中央苏区扩大红军时,“乡上绝大多数15岁以上的男人都跟队伍走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兄弟用小车车轮滚滚推出来”的。这些都是对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最生动的诠释。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这些举措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可以说,我们党97年来在奋斗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克服脱离群众危险的宝贵经验。

  我们党的清醒,还体现为严厉整治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可否认,少数党员、干部由于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忘记了初心和使命,甚至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对此,我们党的态度是严厉整治。比如,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对党群关系的损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先出台中央八项规定,随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许多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脱离群众现象明显扭转。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后的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可见,我们党对整治脱离群众的行为是动真格、出重拳的。

  回首来时路,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新时代,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一定能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刘学)

  原标题: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审时度势)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脱离群众危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脱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我们要克服脱离群众危险,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现象,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深入分析脱离群众的原因,需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党情来看,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方面的重大转变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但个别党员、干部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产生脱离群众的问题。

  在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成为长期执政的党以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但个别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将群众作为依靠力量转变为将群众作为治理对象,将“鱼水”关系变成“官民”关系,与群众拉开了距离,影响了血肉联系。领导干部一旦在思想上将自己视为掌握权力的“父母官”,将群众视为被治理的对象,就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也容易产生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深刻认识到,尽管自己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成为国家治理的骨干,但仍然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绝不是独立于群众之外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把自己作为人民的公仆,绝不能当官做老爷。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观念上,必须依靠制度机制落实到实践中。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但有力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而且形成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等制度”“坚持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新时代,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就要落实好这些制度。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些利益诉求是异质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如何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但一些党员、干部还难以适应这种新形势。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权力更加容易找到寻租的空间,个别党员、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蔓延,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漠。面对群众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诉求不断分化的新挑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要找到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群众都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具有“同质性自然”的整体,做群众工作就要善于把零散的个体凝聚成整体。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能够超越多元价值、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伟大梦想,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善于用中国梦把群众凝聚在一起,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面对市场经济导致权力寻租空间增加、个别领导干部思想发生蜕变的挑战,除了要加强党性教育,还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法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员、干部还应认识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既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比如,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干群之间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互联网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作者吴冠军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霍宇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