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失落的十年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云南将不会是今天的云南。
云南命运的改变轨迹始于2001年。
这一年10月,令狐安卸任云南省委书记,从青海远道而来的白恩培接任,从此,云南进入了失落的十年。
截至2014年白恩培落马前,他在云南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坐了10年。当白恩培落马后,才有云南官员敢这么直言:白恩培耽搁了云南十年。
但问题是:到底这十年耽搁了云南什么?大家都没有具体的指向,也不过都是泛泛之谈,无法分出个子丑寅卯。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云南发展的前媒体人,我在一本有关云南的书籍上找到了一个具象,它就是滇中城市群。
这本书的全名叫《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主笔是昆明社科联的杨光民。
当时,这是一个课题,在书的序言中,令狐安有这么一段原话:
“由昆明市社科联联合曲靖、玉溪、楚雄三个地州市社科联共同完成的《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较为全面地论证了加强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建设和发育的必要性,可能性,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滇中城市群的结构、目标、功能和作用,并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重要成果。当然,正如任何一种观点或论著都不是十全十美一样,这一课题的研究肯定也有其不足或失之偏颇之处。但是这一课题对于省委、省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落款日期是1998年4月10日。
可见,早在1998年以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早就开始了对滇中城市群布局研究和实证,并且有了这么一个包含巨大成果的规划思路。
而当时云南在中国各省的排名中,云南居于中游行业, 滇中城市群规划若能在这个阶段开始启动,今天的云南还会是如今这么滑落到全国的倒数三四位吗?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可以用长株潭来做对比。
长株潭城市群,是2006年张春贤任湖南省委书记时提出的:以长株潭为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为半径、囊括环长株潭的另外5个城市,形成如今的“3+5”格局。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而当时长株潭GDP总量大约是(1791+605+422)*115.6%=3257.608亿,同年昆明的GDP为1393.69亿。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但到了2017年,长沙的DGP已经破万亿了,而株洲和湘潭,也都跨过了2000亿的关口。
相比之下,昆明已经被长沙甩到喜马拉雅山脚下,不足长沙的一半,楚雄连千亿关口都没有过,曲靖还算争气,距离2000亿,不算太远。
试想,当白恩培掌管云南后,如果能够将上一任的这些成果转化为施政纲领,滇中城市群将比长株潭要早至少5年。遗憾的是,白掌管云南后,搞的一个什么一湖四片规划,其实就是土地财政,方便自己从中卖地中捞好处。
而从2007到2017,长株潭用10年时间发生了什么?
概括来说,长株潭城市群以全省1/7的面积、1/3的人口,实现全省GDP四成以上,昂首成为湖南发展的火车头。并且,区域内形成了9个国家级经济园区、19家省级园区,产业链相互承接、相互配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鼎足而立”。
看到这个成就,不知道如今身在狱中的白恩培会是什么感想。
而云南的滇中城市群,到了白恩培离**南后,2011年5月27日,云南省政府才终于批复同意《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年)》。
也就是说,这个早在1998年前就已经调研过的规划,整整被拖了10年。
而且,当初在这本成果中,后来在2008年以后经济流行语系中的增长极,早在1998年这本调研者就已经写进了这个规划中,也不知道白恩培是不是把那么多人力调研撰写的集中成果当成了废纸。
在做记者的这么多年里,老听人说云南如何如何落后,其实云南不乏有很多高人,也有很多懂经济的本土官员,遗憾的是,这一切的美好蓝图,都毁在了白掌舵手上。
因为早10年推行滇池城市群建设,无论资源、人力或者要素市场,都远远比2011年后开始要划算,也更容易成功。
当然,白恩培对云南发展的耽搁,远不止滇中城市群,但这个最宏大的巨制,却是白恩培时代执政最失败的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