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3个俱乐部撑起“育人特区”
“这家伙,身上的毛孔里都藏着好点子!”提起去年毕业的学长姜奇骏,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新闻中心的学员们如此评价。
大家都说,每当搞创意或者写文章,姜奇骏的想法往往都是最灵动、飘逸的。在新闻中心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毕业时,姜奇骏一个人待在新闻中心,久久不愿出来。他说,不想离开这个让他留下汗水、泪水和欢笑的地方。不光是姜奇骏,该院其他32支特色俱乐部的学员也都是这么想的。
为了让学员在课余时间学有所长,该学院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能力素质模型,从学员兴趣爱好和部队岗位需求入手,设计了文化、体育、科创等三大模块,涵盖电子设计、航模飞行、播音主持等不同内容的33支特色俱乐部,并配套建立了一系列“特区”政策。
给你一个巨人的肩膀,让你眺望远方
“和课堂比起来,这里简直是一个‘特区’。”笔者推开定向越野俱乐部的门,只见柜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和奖牌。墙壁正中挂着一幅合影,里面有一个凶巴巴的黑脸老头,周围是一圈儿明媚的笑脸。学员刘洋介绍说:“那就是‘凶老头’老邓,我们能拿这么多奖全靠他!”
刘洋说的“特区”,就是老邓的“特别指导区”。老邓在队员们眼中绝对是高山一样的存在,因为他身上的光环实在耀眼——奥运会裁判、军事体育资深教授、无线电测向专家……用学员自己的话说:“只要能跟着老邓练,不在全国拿奖不正常!”
今年2月,合肥市连降暴雪,老邓拉着队员在厚厚的积雪里强化训练,硬生生用双脚蹚出一条跑道来。在接下来的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定向越野俱乐部一举拿下个人奖项36个、团体奖项14个。
“特区”之特,还在于有着“阵容豪华”的指导老师团队。翻开该院特色俱乐部的辅导老师名册,不少军地知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赫然在列。在特色俱乐部里,学员们可以经常得到名家教授手把手“开小灶”。
学员甄桐第一次参加书法绘画俱乐部活动就被传统文化所散发的魅力迷住了。他是个“板绘达人”,最喜欢的就是琢磨各式各样的绘画技法。当得知学院邀请了国画大师高道鹏给大家上课时,甄桐早早跑到教室占住第一排的位置。一堂《中国画的意境美》讲完,高老师现场挥毫教授绘画技巧,让学员们受益多多。“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站在更高处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的远方。”甄桐说。
“名师大家带本科学员,哪怕只是一堂课,都会给学员的思维层次、视野眼界、能力素质带来莫大的帮助。”在该院党委的号召下,一批名师大家纷纷走进特色俱乐部,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哪怕你是“菜鸟”,你说的对就听你的
在物理教员白秀军看来,学员们喜欢把特色俱乐部称为“特区”,是因为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
物理实验俱乐部的设计讨论会很难开:无论你是干部还是教员,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员,统统要做好被人反驳的心理准备。争论的场面异常热闹:拍桌子的、跺脚的,反正只要没有定下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学员们就会这样一直争论下去。
白秀军非常享受和学员自由争论的过程。她觉得这支俱乐部好像一片原始森林,而她是这片森林的护林人。护林人的责任不是按一个模子打造好看的苗圃,而是让每棵树苗都沐着阳光的方向“自由生长”,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她在带领俱乐部成员备战全军“八一杯”创新大赛时,曾为一套参赛设计头疼不已。白秀军当即决定,让在场的每个人提出一套设计方案,放在一起比一比!“没想到我的方案第一个被反驳掉。不过还有什么事情比学生强过老师更让人高兴的呢?”白秀军自豪地说。
对于“护林人”,网络技术俱乐部的指导教员李阳有另一番理解。“电脑硬盘可以格式化,但学员的思维不能被格式化。”他格外注重保护学员心中那些古灵精怪的想法和奇思妙想的点子。2017年底,他指导俱乐部学员制作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网页,放手让学员大胆设计、创新思维。不到一周时间,俱乐部的32名学员提交了近40份方案。最后,他挑定了两名大一新生的作品。“创意不看资历,我只选最好的。”
看似随意的“放羊式”培养背后,其实是机关、学员大队和指导老师三方精心设计的结果。从俱乐部创办前期的筹备会,到成员招新报名时的见面会,再到日常运行中的工作例会,只要学员敢想敢做,他们就大力支持;只要学员有合理设计,他们就组织团队集智攻关。正是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下,一支支特色俱乐部成为该学院孕育学员创新能力的摇篮。
见过高山和大海,你心中才能有山河
“‘刚导’出手,票房我有。”这是视频制作俱乐部成员的口头禅。
作为视频制作俱乐部的“大拿”,大三学员李刚两年内打了不少漂亮的“硬仗”,拍摄制作出“院校招生宣传片”“军校春晚”等不少“网红”作品,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刚导”。
最让“刚导”难忘的,还是第一次接受大项任务时的情景。
当时,他所在的团队受领了制作院校招生宣传片的任务。李刚嘴上答应得痛快,可转过身去心里就犯了怵:“这怎么干?”不仅是李刚,团队其他队员都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可是,他们的顾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为了帮助工作室完成好这项任务,该院进行了全方位保障:购买的专业书籍陆续到位;工作站和摄像设备也随之更新;负责视频制作的教员时常到工作室辅导。直到各个院校的视频素材陆续汇总到这间小小的工作室中,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做视频只是“支线任务”,借机磨炼能力才是题中之义。
那段时间,李刚和团队成员们每天都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忙碌充实中,李刚“出师”了:“最明显的是自己变得更沉稳了,再接到同样的任务,我现在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去干’。”接下来,工作室又制作了一系列作品,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见大场面、接大任务,在该院特色俱乐部里,随处可见这样“小马拉大车”的场景。从院级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到各项文体赛事的裁判评委;从制作全院灯箱橱窗,到校园网综合新闻审核,特色俱乐部的学员独当一面的身影越来越多。
去年11月,一次全国学术交流大会在该院举行,在16位院士和顶级专家面前,新闻采编俱乐部的“小记者”们与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们一道肩扛机器、手拿话筒进行采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