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努力导弹?别感动了,不懂导弹还不懂摄影吗
4月14日,美英法空袭叙利亚,瞬间成为各路媒体和自媒体的流量高峰。海量的报道和分析文章中,一张图片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
“全世界最努力的导弹”
并深情配文:
“【昨天一枚全世界最努力的导弹把网友看哭,战斧巡航导弹神话破灭了】昨天,一枚从地面发射的山毛榉M2E防空导弹的尾焰,在阴暗的夜空中划出了一道令无数网友握紧拳头的弹道,为拦截一枚进行末段机动的AGM-158或暴风阴影巡航导弹,这枚奋不顾身的山毛榉四次变轨,最终将那枚不速之客击落。被网友誉为:昨天全世界最努力的导弹。”
山毛榉:人家没给自己加戏啊
当然,每个网友有自己的情感倾向,这也正常。
甚至有为这枚“全世界最努力的导弹”赋诗的……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孤身迎敌,四次变轨”堪称“感动叙利亚”……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还有媒体比较发散,不禁要问:叙利亚导弹这么努力,中国导弹行吗?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不过,等等。
就凭一张截图,能确定导弹就是山毛榉吗?
退一步说,就算确实是山毛榉拦截巡航导弹,这种违背物理常识的机动可能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现役最新型的“山毛榉”M2E采用的9M317导弹,并未装备目前高端空空导弹普遍装备的推力矢量系统(装备该系统的AIM-132空空导弹过载能达到50G)。相比老型号的“山毛榉”,M2E只是通过增加火力通道、提升雷达制导精度等方式提高拦截概率,导弹最大过载为20G,而且弹体活动舵面面积较小,无法令导弹做出图中那种夸张的大幅度机动动作。
再退一步说,就算图中尾迹是“四次变轨”,但图片是真实的吗?
最开始的那张截图(无论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截取了一部分)是事实,但并非事实的全部。图片的全部是下面这个样子的,新华社播发时的图注是:这是4月14日拍摄的遭受袭击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新华社/美联
右边的建筑物也“四次变轨”了?
稍有摄影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夜间摄影光线不好,如果想要达到理想效果,要么把光圈调大,要么把快门调慢(也可以加高感光值)。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光圈大了容易造成背景虚化(糊了),快门慢了,则会降低防抖效果。
看全图就能大致了解,或许当地环境不佳,也可能情绪紧张,总之摄影者产生了抖动,造成了拖影——地面灯光固定,因此拖影表现为放射线;导弹轨迹运动,所以在照片上的轨迹就产生了不规则的变化。猜测四次抖动可能是因为四次变焦。
疑似同一角度的另外一张照片。
凭导弹轨迹部分的截图,就脑补出“四次变轨”。那看全图的话,右边的建筑物也“四次变轨”了?本来就以偏概全,还要配上“全世界最努力的导弹”“把网友看哭”的煽情解读,这戏加的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