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两大不足说协同创新
为战斗机擦亮战鹰之眼;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配备雷达;护送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轨道,撕掉隐身飞机外衣;从“星”高度俯瞰大地……34年从事雷达研发和制造的特殊经历决定了,我对军民融合实践有着比较深一点的认知和体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记者采访,我本着“既报喜也报忧”的朴素想法,审慎提出,如今我国雷达研发和制造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跑”阶段,但尚有两大不足确实值得各方高度重视。
第一,基础研究不足。国外在目标特性建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前期研究,国内近年来也加大了研究力度,但由于前期积累少、数据少,研究还不够深入;第二,精细程度不足。雷达作为一种装备,有些性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是磨炼不出来的,特别是在抗干扰、人机交互方面,需要在实战或近实战应用中,与用户共同不断发现问题,反过来迭代改进,如此循环往复,才能不断取得突破,为用户提供一流好用的装备。
站在预研-技术-产品-产业全流程的角度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两大不足说明积累和储备不够,军民融合各类基础性工作务必继续夯实。军民融合不只是高大上,还必须接地气。其实,即便单就高大上的领域而言,接地气也是不可缺少的。比如雷达中的智能天线技术,转民用到5G通讯,目前样机已经出来了。再比如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们十四所将形成一个百亿元级的军工产业、两个50亿元级以上的民品产业,民品未必不高大上,但倘若没有接地气的理念和思路,民品就一定会与现实脱节,就难以被公众接受,更难以打开市场。军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要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个一体化少不了各类基础性工作。部队管理上常说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对军民融合领域的协同创新同样适用,各方应下大力尽快弥补一些被忽略的缺失环节。
两大不足说明工艺和流程欠缺,军民融合队伍建设务必加强整体统筹。比如,拥有科幻外形的“蜘蛛网”雷达,别看它个头不大,威力可不小,被称为无人机的“终结者”。今年6月即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八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暨第九届军民两用电子信息技术展览会上,大家将会看到,许多新型雷达对元器件要求非常高,有的甚至比小米粒还要小,其核心收发组件的电器定位精度要求比头发丝还要细,手工操作难以保证,必须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才能实现。然而,再智能的生产线都需要人来操控,通过人来管理。这说明在军民融合领导人才、管理人才、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五支队伍建设中,必须精准定位,按需发力,按需培养。在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五支人才队伍 “一个都不能少”。康有为曾经说过:“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工匠”队伍在太平盛世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两大不足说明探索实践与时代要求仍有差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务必走出新路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科研和武器研发生产工业是在前苏联大力援助下建立起来的,这种跨越式或者断层式的发展模式最大好处在于起点很高,但最大不足在于前期数据和理论积累严重不足、技术储备非常薄弱。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历史也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愈发感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务必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新路子,军民大力协同,坚持做到创新实践既有根基又有跨越,既能有助于塑造世界一流军队,又能助力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