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谷歌翻译和维基百科,美国人为何弄不懂“中国梦”
席勒明白,这并不是他擅长的话题。他是美国人,他不识汉字,他不研究政治,但他要讲讲“中国梦”。
席勒的正牌身份是耶鲁大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位经济学家来了一次大胆跨界,作了一个题为《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简短发言。他说得明白,这不是学术报告,更没有结论,与其说解答问题,不如说提出困惑。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同志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那时起,这个激荡人心的词汇在华夏大地升腾,成为各界反复提及的高频词。
中国梦何以瞬时成为流行词
席勒的第一个疑问:中国梦为什么能迅速激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鸣?他的参照对象是美国梦。他说,“美国梦”一词于1931年提出,直到20年后,20世纪下半叶才逐步流行起来。席勒展示了美国报纸引用“美国梦”的词频统计,1950年以前,这个数据几乎为零。
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凝聚了中国人的夙愿,一经“中国梦”提炼,就如一颗火星,霎时点燃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火把。席勒用维基百科和谷歌搜索做的简单研究,已经隐藏了解答中国梦何以迅速传播的线索。席勒发现,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他有诗云:“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可惜,席勒不明白诗句的意思。他承认,即使谷歌翻译也帮不上忙。席勒因而也不知道,这两句诗出自《德祐二年岁旦》,德祐二年即1276年,这一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民族危难之际,郑思肖泪眼苍茫,在同一首诗里写到“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即使第一次读到这些诗句,中国人也能体悟其中的情怀。席勒更不知道,郑思肖诗中“下泉”典故,出自《诗经》,抒发的同样是故国之思。
到了近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愈发成为无法绕开的主题,激发起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当中国迎来新时代,深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的朝阳,喷薄而出。
中国梦如何区别于美国梦
席勒的第二个疑问:中国梦如何区别于美国梦?美国人亚当斯在1931年提出美国梦概念的时候阐释,“我梦想这样一片土地,生活能够更好、更加充实、更加圆满,能够惠及所有人。” “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都应该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席勒认为,实现个人最大内在潜能是美国梦的核心。每个人都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潜力,不会因为出身、种族受歧视。但是,席勒说,美国梦有被庸俗化的趋势。它逐渐变成关于房子的梦,关于大房子的梦。房产商、银行都在鼓吹美国梦,比如,报纸广告会说,我们可以帮助你买一座很大的房子,实现美国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当然包含个人的幸福和成功,但在中国人心中,个人的幸福和成功从来都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无法分割。从南宋的郑思肖,到近代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他们的中国梦无不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核心。1933年,近代中国一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发起全国性“征梦”活动,征集两个问题的答案,即:你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你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在《东方杂志》看来,国家未来和个人生活是同一个梦想的两个侧面。
中国和美国能一起做梦吗
第三个疑问,来自于现场一位提问者,他问席勒,中国和美国能一起做梦吗?潜台词是中国的崛起是否会威胁美国,强大的中国能与强大的美国和平共处吗?这个问题,席勒没有正面答复。
席勒没有研究过中国梦的历史,自然也无法洞见中国梦的未来。其实,关于这个疑问,习近平已经作过明确的回答。在2014年3月27日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说:“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
即使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共享大同的中国梦也未动摇。1902年,满清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濒临瓦解,政论家梁启超动笔写了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梦想着60年后,已复兴的中国是何形貌——那时的中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繁荣、备受尊重的国度。这个国度爱好和平,崇尚大同。梁启超幻想:那时我国决议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梁启超的幻想变为现实。这就是中国式的梦想之路。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梦、美国梦,并不是竞争性的梦。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两国人民追逐各自的梦想。
席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是美国梦的生动诠释。但要理解中国梦,仅仅靠谷歌翻译和维基百科,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