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杨鹏评点史记人物:苏秦和孔子 谁更值得学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7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806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对照战国时期满世界苏秦式的无道能士,更能感受孔子思想中的价值坚守及生命热力。

苏秦人生的三阶段,几乎是在为价值完全相反的社会秩序而努力。他既可以为一统天下的金字塔秩序去工作,也可以为太极图式的均衡秩序去努力。如何看待苏秦式人物?为何说对照苏秦式读书人,更能感受到孔子价值坚守之可贵及生命热力?

锥刺股、挂六国相印的苏秦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讲战国时期的苏秦,分析一下苏秦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

关于苏秦的史料,主要有《史记》、《战国策》,还有1973年长沙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三部史料中关于苏秦的记载,有些时间、地点、人物不大统一,引出学界关于苏秦生平的争论,至今没有定论。本课以《史记•苏秦列传》的线索为准,并根据《战国纵横家书》进行了少量的调整。

头悬梁,锥刺股

中国人众所周知“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头悬梁”指的是晋朝的孙敬,“锥刺股”就是指战国的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他的出生时间不清楚,大约死于公元前284年。苏秦锥刺股、挂六国相印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我们中国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中,“头悬梁”指的是晋朝的孙敬,“锥刺股”就是指战国的苏秦。

司马迁在《史记》为苏秦列传的理由是:“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苏秦出身平民,“闾阎”,就是指平民居住的地方。连六国从亲,指在外交上使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苏秦在才智上确有过人之处。苏秦联合六国、合纵六国抗秦,确立了苏秦的历史地位,也是司马迁为苏秦列传的理由。

苏秦之成就:合纵六国

大约在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国被车裂之后的一段时间,苏秦开始游说诸侯。

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商鞅变法把原来重礼守信的秦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一个战国七雄中的虎狼之国。秦国对其他六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当时的外交冲突是合纵与连横两大策略的冲突: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六国有联合抗秦的需要,南北为纵,这些国家南北纵向联合,这方面的策略称之为合纵;与之对立的策略就叫连横。秦国在西边,以秦国为中心,发展以秦国为主的东西联合外交,迫使东边的国家臣服于秦国,这就是连横。

从事合纵连横国际关系的外交家们,被称为纵横家。纵横家有纵派和横派,苏秦是合纵派代表人物,他准确地捕捉到了六国联合的强烈需求,以一介平民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展开游说,终于实现了东方六国的盟约。

战国七雄局势图

东方六国合纵盟约的持续时间,学术界有争论。《史记》记载:由于六国盟约达成,“秦兵不敢闚函谷关十五年。”“闚”就是窥探,指秦兵有15年不往函谷关以东窥探,15年没有越过函谷关东进。

如果六国的合纵联盟在15年内是有效的,就意味着15年内中国没有大国战争,那么苏秦的历史贡献就很大了。

研究苏秦过程中,我时常想苏秦时代的中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维持多国均衡的太极图秩序,一个是建立金字塔大一统的秩序。如果苏秦关于天下秩序的理想,是通过建立六国的联盟,形成与秦国的均势和平,以此实行一种太极图式的和平秩序并为之奋斗,那么,苏秦在中国历史上,就可能是一个伟人了。但苏秦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

个人奋斗的励志榜样

商鞅去世以后不久,苏秦开始他的游说生涯。他最早去见的是周显王,周显王左右都瞧不起苏秦。周显王不理睬苏秦,苏秦就又去了秦国,见到了秦惠王。秦惠王就是那位车裂商鞅的秦王。

苏秦劝秦惠王说:“秦国应该吞并天下,您应该称帝而治理天下。”并表示他愿意帮助秦国,协助秦惠王成就帝业。《史记》原文为:  “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但是他的游说被秦惠王拒绝了。秦惠王说:“秦国的羽毛未丰,不可以高飞。国家的文章法理不明,不可以去从事兼并。”《史记》原文为:“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秦惠王刚刚车裂了商鞅,对外来的游士说客不感兴趣。苏秦只好又去赵国,但在赵国也被蔑视。

苏秦游说各国初试锋芒,三次受挫,贫困交加,只好回家。《战国策》记载,苏秦回到家里的时候,“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家里亲人瞧不起他、厌恶他,甚至“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给做饭,就连父母也不和他说话,倍受歧视。

《战国策》记载苏秦感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他体会到失败者面对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内心悲凉。但苏秦是个人物,他并没有因为挫败而精神崩溃,他的抗压能力很强,他失败而归,受家人冷眼,并没有就此安分做工过小日子,而是更狂热地钻研学问,研究天下大势。《战国策》上说:苏秦研读《太公阴符》这本策略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就是“锥刺股”故事的来源。

苏秦想说服秦惠王吞并六国,秦惠王不予理睬。苏秦决定转向合纵,联合六国抵抗秦国。大约在公元前334年,苏秦去燕国拜见燕王。分析燕国之所以安全,是因为赵国挡住了秦军的路线。苏秦劝说燕王,燕国的根本利益就是与赵国联盟,这是双方共同的需要。燕王同意了苏秦的建议,派苏秦去赵国谈判。《史记》上说燕王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有燕王的认可和支持,苏秦开始登上战国的历史舞台。

赵国也同意苏秦的建议,并且资助苏秦游说诸侯。《史记》上说:“赵国就乃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联合抵抗秦国,这对当时的六国来说绝对是最大的共同利益。在苏秦等人的努力下,六国盟约很快就达成了。

《史记》记载说:“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六国合纵起来,并力抵抗秦国,苏秦成了六国合纵盟约的负责人,同时挂六国相印,兼任六国丞相。这相当于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这是苏秦的人生顶峰,他由一名贫困的农民穷书生,经个人奋斗抵达人生高峰,在现实中取得的权势和影响,远高于之前的读书人孔子,也远高于他同时代的孟子,苏秦确实是一位个人奋斗的励志榜样。

《史记》上说,由于此后秦国派犀首破坏合纵盟约,约齐国、魏国和秦国一起去攻打赵国。赵国责备苏秦,苏秦于是离开赵国回到燕国,六国合纵联盟解体,苏秦的人生开始从顶峰下落。

《史记》记载六国联盟解体以后,苏秦先是在燕国,后来又到齐国工作。他在齐国担任客卿,事实上却是燕国的间谍,专门从事燕国颠覆齐国的间谍工作。《史记》中记载苏秦在齐国所做的事,就是“欲破敝齐而为燕”,就是为了燕国的利益而破坏齐国。苏秦在齐国的间谍工作,为后来燕国的乐毅打破齐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约在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秦国的军队进攻齐国,就在这个时候苏秦在齐国被车裂。为什么被车裂?今天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苏秦在齐国的间谍身份暴露,齐人报复,杀了苏秦。但《史记》说苏秦是死于与齐国大夫的矛盾,被杀手刺杀,苏秦死前曾经请求齐王以罪犯的身份把自己车裂,从而诱使杀手现身。不过,《史记》也说苏秦死了以后,间谍身份随即暴露。

苏秦的三段矛盾人生

苏秦有非常矛盾的三段人生:第一个阶段,苏秦游说秦惠王去吞并六国,试图协助秦国建立金字塔的社会秩序;第二个阶段,苏秦游说并推动六国联合抵抗秦国,形成太极图的社会秩序;苏秦的历史成就在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从中国社会秩序模型的角度看,这两种社会秩序的定位是矛盾的,是强权统一与多国均势之间的矛盾;第三个阶段,苏秦为燕国在齐国当间谍,以齐国为敌,阴谋破坏齐国和燕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这也否定了自己在人生第二阶段所极力推动的六国联合。

金字塔秩序VS太极图秩序

《史记》中记载有人骂苏秦是“左右卖国反复覆之臣也”,这一点没错。

从苏秦的人生三阶段看,他是读书人、知识分子,但他确实没有任何恒定的关于社会秩序理想的追求。

他可以为价值完全相反的社会秩序去工作,可以为金字塔式的社会去工作,也可以为太极图式的均衡秩序去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今年可以非常努力的为集权服务,明年他也可以一转身为自由而奋斗,后年他又一转身回来为集权去献身。

这种人应当归入一个什么样的类别?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他进取的动力从哪来?

苏秦衣锦返乡,亲人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苏秦的人生追求很清楚,就是个人的势位富贵。

我们来看一下《史记》记载苏秦衣锦返乡的故事,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都侧目不敢仰视他,匍匐在地侍奉他吃饭。

苏秦嘲笑他的嫂子说:“你为什么以前这么傲慢,而现在这么恭敬?”

他嫂子就像蛇一样的匍匐在地,脸贴着地面谢罪说:“现在我看见你地位高,金子多。”

苏秦于是叹气说:“我就是一个人,但是富贵的时候亲戚都畏惧我,贫贱的时候亲戚都轻蔑我,何况众人?”

《战国策》中也记载苏秦这段故事,苏秦说:“是啊,贫困的时候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富贵的时候亲戚都畏惧你,人生在世,势位富贵,岂可忽视啊!”

所以苏秦的人生追求很清楚,就是个人的势位富贵。他认定有了权、有了钱, 别人就畏惧你。没有钱、没有权,别人就蔑视你。苏秦的奋斗动力就是个人的名利,个人有权有势,让亲人、让众人尊重。为实现自己的势位富贵的目标,苏秦竭尽了一切手段。

可能大家会说:“苏秦说的就是大实话呀!人生在世不就如此吗?”寻求势位富贵是正常人的心态,个人逐利也是天经地义的。问题是:当大家认为苏秦说的是实话的时候,我们还得回到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就是实现个人富贵的路径问题,个人的逐利行为和社会共同体的精神以及利益的关系问题,我们得分析一下。

个人的成功vs社会共同体的破败

司马迁给苏秦列传,苏秦就青史留名了。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这样,他们在历史中留下的就是事迹与价值,历史的事迹已经过去了,但是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念还活着。所以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评价苏秦要看他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奋斗来看,苏秦是社会底层出身,个人出人头地的拼搏,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励志的力量。

但是从社会共同体来看,苏秦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对社会共同体的信任的破坏。苏秦这种人没有恒定的行为准则,一切唯利是图,很难让人信任。一个社会,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正当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没有横向的信任,那就只能依赖纵向的强权来维持大家的秩序。

如果人人都只是分散的马铃薯,那就只有强权的口袋才能把大家装在一起。

一个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有牢固的横向信任,就不需要借用外来的力量来裁决和控制。也就是说,横向信任基础上的社会,人们会更平等、更自由、更有爱。

人类历史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力量中,宗教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也许还有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发展。

研究各种关于苏秦的评价,我发现多数评价是欣赏苏秦的,欣赏他个人奋斗、出人头地,很少有人是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去判断苏秦。

如果从社会共同体建设的角度来看,苏秦就是一个共同体的破坏者,他的个人成功就是社会共同体的失败。

有了共同体的立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新的眼光。

例如孔子,在现实中是一个失败者、一个丧家狗,但是他对共同体的促进作用,远高于苏秦这样的人。

又例如墨子,他的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但这不是墨子的失败,这是中国的共同体建设中失去了墨子这样的力量。

现实中有的人个人成功了,但是他们的成功是以共同体的衰败为代价的;有的人似乎失败了,但是他们却在精神上,为共同体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在世界上也这样,耶稣上十字架,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是个人的失败,但是从人类基于信仰的社会信任形成的角度看,从人类共同体建设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

苏秦式读书人的破坏性

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读书人中间苏秦这种物种,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无道能士,或者说缺德能人。他们有往上爬的决心,他们有才智、有能力,但是他们没有价值底线,他们不讲道义。

苏秦没有恒定的价值立场,一切为了个人富贵

战国时代不只是苏秦一个人这样,这是战国的一种精神,商鞅、吴起、苏秦,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精神特征。对春秋战国这些无道人士,这些游士说客们对社会共同体的破坏作用,数卷残编等学者已经有开创性的分析。

在“共同体”这三个字的观照之下,苏秦这一类无道能士的破坏性就凸显了出来。商鞅、吴起、苏秦这一系列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以国家为自己的牟利工具,他们的个人成功,正好对应着社会共同体精神的衰败。

一群互不信任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秩序靠谁来维系?他们或者是靠黑帮来维系,或者是靠强权国家。所以战国时期这些无道能士的作用,就是践踏人与人之间横向的信任关系,为外来强权的纵向控制开道。

对照苏秦式无道游士,更能感受到孔子思想中的价值坚守及生命热力

对照战国时期满世界苏秦式的无道能士,更能感受孔子思想中的价值坚守及生命热力。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言,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承认人追求富贵的正当性,但孔子心中有社会秩序和社会共同体的关怀,他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一个人寻求自我富贵的过程,不能建立在破坏共同体、让共同体衰败的基础上。

孔子与苏秦都出身平民,他们走的都是“读书改变命运”的道路,他们都是中国个人奋斗的典范。但是苏秦个人奋斗的过程是输出不信任的过程,孔子的个人努力的过程是输出信任的过程。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我们下节课再见。

原标题:苏秦式读书人破坏了什么?|杨鹏评点史记人物

来源:微信公众号“掌上国学院”(微信号Sinoacademy)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