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旅日华人作家、神户国际大学教授、神户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毛丹青回国做客搜狗输入法•字媒体在北京798机遇空间举办的文化沙龙——《社交网络、汉字与原宿少年》,从社交网络表达方式、汉字在两国的文化与传承等角度解读了中日年轻人在表达文化上的异同。
“社交网络、汉字与原宿少年”文化沙龙现场
灰白头发、爽朗健谈的毛丹青在现场与百余位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粉丝聊写作经历、聊旅日30年的生活经历、聊发生在自己与年轻的学生们周遭的意趣小事,也通过解读“搜狗•字媒体”票选出的“中日文化热词”和中日传统文化,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幅无比开阔的中日文化图景。
在日本教中文:中文输入法和微信是学生的最大动力
作为神户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授,毛丹青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给日本青年人介绍中国文化。比如,推荐学生使用微信,使用中文输入法,“很多日本学生在练习中文表达时常常无法校验自己的口音,使用中文输入法里的语言转文字功能,可以非常好的帮助他们校验。”
毛丹青还会征得学生同意,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将他们的中文作文实名公开,“过去,我看不到日本学生练习汉语时的兴奋状态,而今,一旦把大家写的汉语放在朋友圈里,顿时会引发关注,包括微博在内,只要日本学生发现有谁评论了或者转载了,都会高兴,就像一点儿都听不懂汉语的人突然有那么一天什么都听懂了一样”网友在朋友圈写下的评论,对日本学生来说就像批改作业一样,是可以受益的。
“日本学生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写作文,有时也是为了听到中国读者的声音。”毛丹青说。
“社交网络、汉字与原宿少年”文化沙龙现场
谈文化交流:中日文化的双向了解依然是不对等的
作为长期和日本大学生接触的毛丹青教授,堪称最了解当下日本文化与年轻人的中国作家,他解释道,多年来,坚持从细节入手,写中日文化及在日本发生的意趣小事,从细微视角解读日本文化,因为“文化了解需要双向的情景和细节”。
“近年,日本文化元素在中国遍地开花,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等被大量引进,但日本人最当下中国文化流行的了解是缺乏细节的”,对此,毛丹青认为,目前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和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2016年,毛丹青成为搜狗输入法旗下互联网新青年趣味表达平台“字媒体”的供稿作家,在该平台上多次推送自己在日本见闻、日本高校与学生的日常小事,亲历日本大地震时的感受,向读者展示除了国内读者熟知的日漫、日剧与热门小说以外的日本文化情景。
毛丹青透露,之所以选择“字媒体”作为自己的发声窗口之一,是由于该平台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表情包、漫画、网络热梗等90后年轻人表达方式进行内容创作,源源不断地挖掘,输出汉字、汉语言文化知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趣味表达平台。
“某种程度上,文化渗透不是投入金钱就可以开花结果,今天我们向外推介的自己的文化时,正需要这样通俗有趣味的文化平台为蓝本,去影响更多的人以实现双向对等。”毛丹青说道。
2017年,搜狗输入法•字媒体将其平台部门内容编辑成书——《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这本汉语文化读物因语言风格互联网化,幽默通俗接地气而受到百万网友追捧,毛丹青读完后,欣然为该书撰写书评并向其日本学生推荐。他说:“书里的内容不仅让读者更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让我像老牛反刍一样,从另一个文化中审视自己的人文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所具有的文化扩散力恰恰是因为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才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外部视野的建立,会让“原来的汉字”更耀眼更张扬。”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已经被表达得太多,毛丹青选择了平静的展现方式。除了文化作品推荐与日常教学,每年暑假,他都会带日本学生来中国,参观中国的日本企业,让学生听日本企业驻华员工讲述在中国的故事。他说,他更相信在中国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是真实的。
“社交网络、汉字与原宿少年”文化沙龙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