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正部级官员叶小文的座右铭: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笑眯眯的眼睛,微挺的肚子,讲话带有贵州口音,偶尔还会飙一两句流行歌曲……如果不说他的身份,很难相信,这是一位正部级官员。
他叫叶小文,出生于1950年,祖籍湖南,贵州成长,早年曾担任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二局)局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等职,2009年升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
2016年2月,年满65周岁的叶小文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转任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此后两年,叶小文把更多精力放在读书和音乐。
他勤于思考和写作,同时也紧跟时代,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面对音乐,叶小文更是一名“发烧友”,61岁开始练琴,从入门级水平,一步步成为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
ink="">2018年3月5日,叶小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图2018年3月,叶小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会议间歇,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坦言,一个当官的,跑去拉大提琴,难免惹一些非议。
但他也有十足的底气,“第一,我琴拉得好,第二,我工作做得更好,第三我文章写得很多,第四我不是贪官,你查,干干净净。”
望海楼札记
梳理叶小文的履历,国家宗教事务局(前身为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是一个关键词。
从1995年到2009年,他在这个岗位任职14年有余。此前担任过中共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就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据说赵朴初先生留得有话,此生相处过几位宗教局长,甚喜此君。”
不过,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离开领导岗位,叶小文谈工作不多,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读书和音乐。
2017年2月,他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自述“退休生活”。
文中提到,自2016年2月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后,主要忙两件事——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在充实与快乐中,倒也确是“韶华逝,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
书读得多了,自然想动动笔。
叶小文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本来就是做学问出身,过去曾在贵州省社科院工作,上世纪80年代,因为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并且获奖,才走马上任出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
从政过程中,他慢慢意识到,对官员来说,读书、写文章都是基本功。官员如果只会念秘书的稿子,这个官,是当不好的。
也是进入仕途以后,叶小文从一位基层干部那里听来一句话,“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这句话,之后成了他的座右铭。
在一篇文章中,叶小文解释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白天走干讲,是说讲官员要调研、实践,走下去、干起来、讲出水平。
他还特别提到,“我们有的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套话一说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
晚上读写想,是指耐心读、勤于写、创造性地想。
叶小文认为,白天走干讲的功夫,主要来自晚上读写想,“如果不读书、不思考,没有内涵,怎么去讲话呢?”
也是因为长期保持读与写的习惯,最近几年,叶小文撰文六、七百篇,有的集结出书,有的见诸于报端。
此外,由于他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位学生主动请缨,说要帮导师开通微信公众号。
2017年3月,微信公众号“望海楼札记”开通。一年以来,该公众号发文100余篇,大多是叶小文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至于为何叫“望海楼”,答案还是和他的“老本行”有关。
早在2011年,叶小文将文章集结出版,就取名《望海楼札记》。为该书作序的赵启正透露,国家宗教事务局就在北京城著名的后海边上,“海”边有一个古建风格的楼台,名字叫“望海楼”。
赵启正还称,叶小文有真性情,喜说真话,藏掖不住。他曾长期在《人民日报》望海楼专栏发表文章,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头百姓,收获了一批忠实读者。
满天星乐团
ink="">2015年12月,叶小文在广州演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读与写,叶小文的另一大爱好,就是交响乐。这位正部级官员,眼下还有另一个特殊身份——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团长,兼大提琴首席。
要知道,这样一份才艺,也是靠后天努力换来的。
据叶小文介绍,年轻时,他就像电影《芳华》那样,是一名文工团员。但当时没有学到太多,“摸过几下琴,之后几十年没再碰过。”
等到年过六十,叶小文已调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没有过去那么繁忙,才又动了练琴的心思。
他买来一把大提琴,找到老师求教。老师说,唉呀,我们都是6岁开始学琴,你61岁才开始学,能学成啥?
“我说,人老了,可以重新做一次小孩。”叶小文显然不打算放弃。
而据《大众日报》此前报道,为了练琴,叶小文曾每天早上6点起床,拉琴到7点,再出门去上班。谁知琴刚拉了三天,爱人让他去电梯里看看,只见贴着一张条:“隔壁那位热爱音乐的人士,你能不能8点以后再练琴!”
音乐也让叶小文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2年春天,在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大力推动下,由叶小文担任团长的“三高爱乐之友业余交响乐团”开始筹建。
《南方》杂志报道称,这个交响乐团虽然冠以“业余”二字,却具有“三高”特点——乐团成员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级军官。
但另一方面,由于“三高人员”的特殊性,乐团成员很难凑到一起共同排练和演出,组建半年即宣布解散。
不过,“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13年初,以原“三高爱乐之友业余交响乐团”团员为骨干,“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成立,团长还是由叶小文担任。
成立5年以来,“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组织演出超过百场,并且大多在高校进行。
叶小文说,李岚清早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分管科教,退休后也一直关心教育。他曾感慨当代大学生更爱唱流行歌曲,一直想为古典音乐普及做些努力。
“流行歌曲没什么不好,但都唱那样的也不行,‘像老鼠爱大米’‘猪啊猪啊,圆圆的眼睛’,你们会唱吗?”叶小文笑着模仿。
在他看来,“礼乐刑政,其极一也”,修身途径很多,音乐是其中之一。好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
但另一方面,叶小文也清楚,一个当官的,跑去拉大提琴,难免惹来一些非议。用他自己的话讲,“琴拉得好,拉得不好,都不是人。”
他直言,如果琴拉得不好,别人肯定嗤之以鼻,拉得好,人家又会质疑,你一个官员,整天练琴,怎么做工作的?
“我就要告诉他们,第一,我琴拉得好,第二,我工作做得更好,第三我文章写得很多,第四我不是贪官,你查,干干净净。”说到这里,叶小文畅快大笑、底气十足。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