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副部为这事对垒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啊!”若干年前的这句电影台词,正在现实中上演。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为了“留住人才”这件大事,武汉、杭州、南京3座副省级城市各自出绝招、下血本儿,3位市长亲自站台呐喊,开启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抢人大战”。
长久以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之大,无需多言。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个城市,白领平均月薪为873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万元人民币大关,领跑全国,深圳、杭州紧随其后。
(图表来自:界面新闻)
随着本科落户、创业支持、购房优惠、所得税减免等新政出台,中国“新一线”城市吸引力排行榜的雏形已经显现。有统计表明,2018年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座城市。
落户难、住房贵、收入低、岗位少……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之前,大学生们面临着不少“痛点”。
“前些年,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少的时候只有几万人,多的时候也才十万多一点。”近日,武汉市长万勇做客央视讲述“人才大战”。不过,谈及现状,万勇不光是吐槽。
治疗大学生面临的“痛点”,不看广告看疗效。武汉给了三副药——
1.解决收入问题,制定了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专科4万元、本科5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
2.解决住房问题,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
3.解决落户问题,设置“零门槛”,只要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大专生、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生、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
令万勇感到欣慰的是,武汉出台的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引起了极大反响。
万勇还讲到一个例子:有一位从2010年开始就在武汉创业的大学生,此前由于政策原因一直没有落户。去年,武汉落户新政出台后,这位大学生在40岁生日的前一天成功办理了落户手续。他非常开心,把这称武汉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一份十多万人参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学生认为,除了北上广一线城市以外,他们更多愿意留在两个城市创业,一个是武汉,一个是杭州。
2015年,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出台杭州人才“若干意见22条”;上月底,杭州“加码”推出了加快推进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
为了吸引人才,全国两会上,杭州市长徐立毅为此“站台呐喊”:“我们要对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做‘减法’;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做‘加法’。这样,城市才是好的生态系统,能吸引人,留住人,并成就人的梦想。”
当前,杭州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徐立毅表示,引才要精准,一方面是引才与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为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态系统”。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介绍过,去年9月,之江实验室落户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个国字头实验室由浙江省长袁家军担任理事长,常务副省长冯飞、杭州市长徐立毅、浙大校长吴朝晖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等4人任副理事长,规格相当高。
日前,之江实验室发布了自挂牌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信息,近400个岗位虚位以待,入职人才不仅有高薪、有住房,还能享受到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等福利。
相比于武汉、杭州,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南京也下了血本儿。
“对来宁(南京)参加单位招聘面试的外地应届毕业生,发放1000元的一次性面试补贴;对首次创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大学生,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开业补贴等。”两会期间,南京市长蓝绍敏向全国大学生发出邀请,请他们到南京走走看看、创业就业。
不仅发补贴,还给落户口。从3月1日起,只要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是40岁以下的本科生,凭相关有效证明可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再就业。
这一政策一经出台,就令该市政服务中心户政办理窗口瞬间变成了“爆棚”状态:仅业务受理头两日,就有超过1310人递交了落户申请。
在国内新一轮城市人才竞争中,南京提早布局,占得了先机。2017年底,南京推出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提出要每年吸纳就业创业20万人以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事实上,作为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的户籍人口承载力远不止于当前的680万人,离人口饱和尚有距离——其实,这也正是国内众多新一线城市的内在竞争力之一。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永刚认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目标的驱动下,南京人才落户新政的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城市管理者审视人才相对局限的观念,使更多高素质群体得以融入城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吸引力的证明。但愿这样的“人才大战”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留下人、用好人,为腾飞的中国不断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