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豹》:黑豹党与非洲未来主义
哈搭巴丨文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今年2月16日起在世界多地上映的电影《黑豹》都是成功的。
从商业角度上说,这部漫威电影在美国连续三周位列票房榜首,尽管影迷向来对“漫威电影宇宙”(MCU)买账,但此前能够做到连续三周票房冠军的,也仅有《复仇者联盟》和《美国队长3》。上映17天在北美票房突破5亿美元,仅比《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少了一天。此外,该片也已经打破了漫威电影在IMAX院厅的开画纪录。
《黑豹》中国版海报
一部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现象级”电影,不单单是因其打破了多少个票房纪录,还在于严肃媒体及学界连篇累牍地讨论,无论是《华盛顿邮报》还是《纽时杂志》等,都约来了多位重量级历史、政治和文化学者对该片进行分析,这在超级英雄电影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甚至连好莱坞大导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已预测,《黑豹》将入围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果真如此,那么这将是超级英雄电影的重要一步。
《黑豹》如此与众不同,就在于它是自10年前漫威开启“漫威电影宇宙”(MCU)以来,最具政治色彩的一部电影。
理解《黑豹》富含的政治意义,可以借助几个英文专有名词。
第一个便是“黑豹党”(Black Panther Party)。这个从1966年10月肇兴,于1982年解散的极左翼美国政治组织,名称的来源或许就源自漫威公司于1966年7月在《神奇四侠》第52期里推出的黑人超级英雄“黑豹”。研究美国漫画史的学者普遍认为,黑豹是美漫里第一个正面的黑人超级英雄形象,而这显然影响到了黑豹党的两位创始人休伊·牛顿和鲍勃·西尔。
“黑豹党”创始人鲍勃·西尔(左)和休伊·牛顿
请注意一个有意为之的巧合,牛顿和西尔二人是在加州奥克兰创建的黑豹党。而电影《黑豹》一开头的场景同样也放在了奥克兰,只是时间设置在了1992年。
1992年这个时间节点,不只是为了让片中几个角色的年龄符合电影上映时的时间线,也因为1992年还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1992洛杉矶骚乱”,那次由反抗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开始的骚乱,逐渐成为波及全美的种族内乱。
在电影里,现任黑豹的父亲、瓦坎达的老国王特查卡到奥克兰调查振金失窃案,发现此事的内贼为其弟恩乔布。而在当时,恩乔布实际正在策划武装暴动事件。
恩乔布及他的儿子埃里克的种种行为,恰恰与现实中的“黑豹党”政治主张相符。与1960年代马丁·路德·金极力推动的各种族和睦相处的非暴力平权运动不同,“黑豹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暴力组织的面目示人。
但需要指出的是,与1960年另一位黑人民权领袖马尔柯姆·X主张的“黑色的是美丽的”观点不同,“黑豹党”的诉求并不在于激进的“反向种族隔离”,它最开始的主张仅仅是要守护好黑人社区,即逼迫白人警察放弃对于黑人的暴力执法。
也正因此,“黑豹党”很快就发生了分裂,一派强调社区服务,比如在黑人社区办教育等,另一派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反美运动或者说反对白人殖民者运动。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埃尔德里奇·克莱沃。他认为黑豹党就是要利用该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和联合世界各地的独立解放运动。
片中反派埃里克(左)的主张与“黑豹党”内的激进诉求相似
克莱沃的主张在电影《黑豹》里对应的人物便是埃里克。片中交代的背景很有趣,他是被有意放逐在外的瓦坎达人,接受了美国中情局的训练,在阿富汗等地从事间谍、颠覆等活动。他在推翻了现任黑豹、瓦坎达国王特查拉的统治后,成为新一代的瓦坎达国王,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要求以举国之力,资助世界各地黑人的反抗的运动。
理解《黑豹》的第二英文词汇是“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美国非洲裔学者卡维尔·华莱士多年来一直为《纽约客》《GQ》等杂志撰写文章,他在今年2月的《纽时杂志》的专栏里评鉴《黑豹》这部电影时,专门提到了“非洲未来主义”。
简言之,非洲未来主义是一种涵盖了美学、科学哲学观与历史哲学观的多概念综合体。这个词汇在1990年代逐渐为美国主流社会所知。无疑,《黑豹》漫画对于这个交叉词汇的产生影响巨大。
在非洲裔美国人看来,美国主流科幻文学里,黑人是长期缺位的。似乎有关未来的想象里,只有以白人为代表的地球人及形形色色的外星生物。这样一个叙事本身便是一种西方化或者说白人化的叙事。
科技高度发达的瓦坎达
《黑豹》这一漫画就显得与众不同,它不是在讲解放黑奴史,也不是在讲非洲殖民史,更不是在讲如何推翻种族隔离。从一开始,它便构建了一个“非白人”的语境。
在虚构的瓦坎达里,这个国家从未被西方殖民过,但却科技高度发达,并且瓦坎达人始终掌控着国家的重要资源,即振金矿。
然而,非洲未来主义融合的非洲部落文化与未来科技,却很容易滑向另外两个英语词汇的窠臼里,一个是“Blaxploitation”,另一个则是“negrophilia”。笔者没有能从汉语里找到这两个英文专有名词的对应翻译,试着解释一下两个词汇的含义,如有不当,还请谅解。
所谓“Blaxploitation”,也可以写作“Blacksploitation”,产生于1970年代,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指在电影中对于黑人形象脱离现实且程式化的展现。
而“negrophilia”,请各位一定注意,单词里面的“g”不能写作“c”,清浊辅音表示的是两个不同词汇。它产生自1920年代的欧洲,指的是一种白人对于黑人文化(或者说非洲文化)的痴迷。
片尾,瓦坎达国王跑到联合国宣布国家一系列开放政策
在《黑豹》这部电影里,看似一切都政治正确,现任黑豹特查拉最后跑到联合国宣布瓦坎达放弃长达几个世纪的“锁国政策”,与世界各国分享瓦坎达的高科技,显得如此如此美好且理想主义。但影片本身仍然潜藏着白人视角,尽管这部电影从导演到主演基本都是黑人。
必须再次从虚构的瓦坎达进行分析。在影片里,先后展现了两次国王的推举(请注意,是推举,而不是选举),对于剧情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这就像是在看漫威版《狮子王》,然而,这其实存在问题。
瓦坎达被设定为一个表面上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但实际却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历任瓦坎达国王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要守护好该国存在稀有振金矿的秘密。
片中两次国王推举仪式,带有明显的非洲部落文化痕迹
可以说,瓦坎达已经被构建成一个后现代国家,然而该国的政治传统却依旧是前现代的——各部落推举领袖,并且事实上是黑豹家族血统垄断了这一职务。
在观看电影时各位想必都注意到了瓦坎达的自然风貌,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毫无工业文明的侵蚀痕迹。而瓦坎达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并不是因为该国完成了工业化,跟上了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而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掉下一颗富含振金的陨石所致。也就是说,瓦坎达与现实中靠着石油发家的海湾国家别无二致。
这种视角就显得很诡异,一方面创作者希望这个虚构的非洲国家科技高度发达,但另一方面却又希望瓦坎达保有人类原初时代的一切美好,而这种美好,越是要展现出一种不受西方文明“污染”的样子,就越带着西方视角。
正因此,《黑豹》这部电影缺乏一种“正常性”(normality),当然,这个问题其实在《奇异博士》里也同样存在,只要渲染出“香格里拉”式的东方神秘主义,那么一切的不合常理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诺兰那么推崇《黑豹》,别忘了他的“蝙蝠侠”三部曲一开头,蝙蝠侠同样也在喜马拉雅山区精进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