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代表罗霞:西部需要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可担此重任
3月5日晚,国家发改委一行造访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驻地,吸引他们而来的是一条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建议,以成都为起点,加快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最靠近欧洲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既是中国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打通向西向南国际大通道的关键。
ink="">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资料图在罗霞看来,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不断建设与蓉欧快铁的加速成网,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条件业已具备。她建议,成都可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并在“建好”的基础上“管理好、运营好”,让枢纽定位成为成都引资引智的新引擎。
国际门户枢纽,成都有基础有优势
“说到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我们一般能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罗霞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需要平衡东西布局,西部的重要性在提升,理应需要一个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在她看来,成都有条件担此重任。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格局来说,中心城市、边缘城市是与交通格局密切相关。而现在,交通格局的决定因素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点到点航空运输的普及,以往交通区位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下降,地理上的时空距离成为形成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罗霞说,比如,原来去欧洲,可能需要从北京转机,现在,从成都就有直飞航线,而且到欧洲的距离更近。
“只要时空距离近,那么这个城市在交通区位上就有优势。所以我觉得,成都有成为西部国际枢纽门户城市的基础条件。”罗霞指出。
这种需求已在成都的最新实践中得以认证。一个例子是,蓉欧快铁已连续成为开行数目最多的中欧班列,这与成都到欧洲的距离优势不无关系;而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更让成都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此外,罗霞也谈到其对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的价值,“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西部发展,再通过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从而推进均衡化发展。”她说。
从门到门,完善道路管理和运营机制
事实上,随着成都高水平开放的不断推进,意味着其在发展中需要更高的站位。
在罗霞看来,将一座城市定位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将促使城市建设思路的转换,并将关注点放在相关配套上,以此满足开放带来的新需求。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从门到门’的,也就是说,你到了我的城市里,我的市内交通也是国际化的。”罗霞说,不能只是在建造上、速度上国际化,而忽略了管理和运营上的国际化。“管理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交通精细化的管理,出机场、进机场,很多细节。交通引导、交通流线、以及对智慧交通的运用。这都是一个现代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所应具备的。”
基于此,她提出,需要站在整体的视角,打造区域的交通体系。
在采访中,她向记者畅想了一副理想的图景——
当成都完善其门户枢纽城市的功能后,一定是有各等级公路相连,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四川全省甚至全国的各个角落。而作为乡村发展的支撑,这些道路也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的乡村道路。她认为,建设综合交通网的体系,偏远乡村地区交通的优良给配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