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贺颖春委员:乡村、民族地区教师流失和补给问题仍突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9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339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贺颖春委员:乡村、民族地区教师流失和补给问题仍突出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

原标题:贺颖春委员:乡村、民族地区教师流失和补给问题仍突出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梁希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教育发展获得巨大成就。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教育必将继续担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教师人才是保障教育发展的最核心问题。

  今年两会上,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师贺颖春带来的提案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师发展。

  作为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基层教师代表,在连续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任期内,她始终将目光聚焦于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 未来网 郭萌 摄

  她所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从2006年开始在河西学院、西北师大等师范院校招聘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充实到县城和乡镇的各个学校,使得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到2015年时,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标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国家评估认定。

  乡村、民族地区教师流失和补给问题仍突出

  贺颖春关注到,在当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队伍得到壮大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单身教师个人问题解决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学科教师短缺教师负担重、乡村教师流失、补给问题突出。

  在她的提交的提案《关于加大西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中, 她提到,就肃南一中而言,2006年至今共招聘教师51人,现已调离或辞职教师就达到17人,占招聘教师人数的33%。这些年轻教师离家远、工作忙,远离父母、远离故土,社会交际面窄、生活单一、工作压力大,县城或乡镇文化娱乐活动少,还存在部分单身教师个人问题解决难的现象。

  贺颖春提到,甘肃省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中,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们课头多,课时任务重,尤其是乡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多,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城乡教育教学差距导致不少乡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失,新鲜血液补充困难。

  为此,贺颖春具体建议,首先要培养选拔一批本土教师。在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的前提下,依托各地的师范学院建立乡村、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基地,采取大规模培训教师、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和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具有本地户籍的本土化教师。

  此外,贺颖春建议招录引进一批紧缺学科教师,制定出台乡村和艰苦边远民族地区紧缺学科教师引进和培养的优惠政策,建立高学历人才免试直接录用机制,允许民族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自行制定本县教师招录计划。放宽民族地区编制控制,制定符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际的教职工编制,允许民族地区使用待分配编制。在现有的乡镇教师补贴的基础上,为引进紧缺学科教师发放专项补贴,提高引进紧缺学科教师工资待遇。

  在政策方面,贺颖春建议要挽留一批优秀教师,尽快落实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等各项政策,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要加大人才住房保障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公寓的设施标准,对重点院校全日制的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的安家费。进一步健全教育人才的荣誉制度,在国务院和省教育厅为年满三十年教龄教师颁证的基础上,设立乡村和民族地区教师特别奖项和专项基金,对表现优秀的引进人才和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褒奖。提高乡村教师各级职称的指标分配比例,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教师不受岗位限制评聘副高职称。实行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休假相结合的教师休假制度。

  最后,贺颖春还建议要交流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鼓励校际间的有效合作,推广并完善强弱结合、抱团发展的模式,坐实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挂职、轮岗工作,加大民族地区的三区教师支教政策的力度,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助力,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带出一支骨干队伍。

  新时代再出发 教师队伍改革建设全面深化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也加大了对西部民族乡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意见》还提到,“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师德败坏是少数个别 不可道德绑架整个教师队伍

  近年来,一小部分教师违反师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件时常出现,也引发了民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突出。

  今年,“师德师风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足以看到政府对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视。

  贺颖春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师德败坏甚至违反法律仅是个别现象,不可因个别现象否定整个教师群体。

  “通过我自己观察,我认为违反师德甚至违反法律只是个别教师现象。在任何一个行业当中都有存在的,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出现从而对我们教师进行道德绑架,把老师的工作进行否定,我觉得不太合理。”

  她认为,因为教师牵扯千千万万的家庭,社会对教师队伍的普遍期望比较高,所以只要出现一件有违师德的问题,来衡量所有老师,显得有失公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