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捧着民生种子上两会 尼玛扎西委员:20年花在青稞研究 值!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月6日电(记者 贺卓辉 廖瑾)2018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带着两个透明塑料瓶上了北京,瓶子里黑的白的,装满了他和西藏人民引以为豪的青稞的种子。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带着两个透明塑料瓶上两会。未来网记者 贺卓辉 摄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在西藏自治区,尼玛扎西说,青稞是西藏的民生之粮。确保粮食安全首要的是确保青稞安全。
捧着两大瓶“宝贝疙瘩”,他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我们带的品种是西藏青稞育种创新团队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选育出来的两个品种。藏青2000从研发推广到现在,每亩能增产50斤左右,稍加一些投入,则可以达到80斤。”
50斤,20年。为了青稞的优质与增产,尼玛扎西的整个青春就奔走于农田和实验室。但他却曾说,生在西藏就注定了今天的选择。在看着爸爸和哥哥四处去以土陶制品换青稞种子时,就已经萌发了“想让青稞长得好、产量高,又能产粮、又能产草”的愿望。
“青稞实际上从50年代开始开展选育品种的科研工作,到现在,先后我们经过3次大面积的品种更换。第一次是50、6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选育出来品种取代了当地农家的品种,然后就到了我老师那一辈,杂交育成了藏青320等一批新品种取代了过去系统选育的青稞品种,紧接着到了我们这一批科技人员,选育出了藏青2000等品种取代了70、80年代选育的品种。”每一次更换品种,青稞单产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青稞的产业发展,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青稞增产的行动计划,青稞总产和单产都得到有效提升,青稞生产稳步发展,总产2017年突破了80万吨,西藏自治区青稞绿色增产技术体系逐步在完善和提升。
背上两罐青稞,跨越千里,尼玛扎西一方面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的宝,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想展示一份科技助农的成功案例,让人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印象转变到现代化农业思维,让创新科技撬动中国“三农”,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青稞的产量正在逐步上升,但尼玛扎西并不打算就此止步。他说:“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把创新的领域,创新的重点进一步调整和确定。”藏区人民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青稞产品需要更丰富,质量更高。
研究了一辈子青稞的尼玛扎西说,他目前关注西藏青稞的品质和加工,希望尽快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产品。据了解,青稞的β-葡聚糖在麦类作物中含量最高,检测出的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最高可达11%,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健康的事情是大事,青稞β-葡聚糖具有的这些功能和作用还要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尽快选育出β-葡聚糖等功能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优质青稞新品种”。尼玛扎西委员小心翼翼地说,下一步我希望大力建设优质青稞现代化、标准化的绿色生产基地,大力扶持青稞加工企业产出精品青稞产品,继续强化青稞种业科技创新,加强青稞营养评价与食饮品加工技术创新等,进一步推动青稞产业转型增效。
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青稞还主要用于主食和青稞酒;50年多后的今天,青稞可以加工成40多种产品。而未来,创新精神在尼玛扎西以及更多中国“智囊”的代代传承下,一粒小小的青稞可以幻化出上百上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