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8年,孟子建议齐宣王攻入燕国,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战乱。孟子是个大思想家,但他的预知能力也极其有限。在战国那个特殊的、非常脆弱的均势情形下,孟子鼓励齐宣王入侵燕国的建议打破了这种均衡,这一行为无意间成了牵动战国局势变化的那只蝴蝶。为什么说人们对自己言行往往缺少足够预知能力?
由孟子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讲燕昭王。
战国时期,燕昭王修建黄金台,引进人才强国,以弱小的燕国打败强大的齐国,“雪其先君之耻”的故事,广为人知。
孟子建议齐国伐燕
公元前318年,燕国内乱,孟子建议齐宣王趁机攻破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大家不太知道的是,这件事的直接起因,与儒学大师孟子有关。
公元前318年,孟子建议齐宣王攻入燕国,如同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引发一场海啸一样,引发了一连串的战乱,深刻影响了战国局势的变化。
召公后人
在讲燕昭王故事之前,我们先讲讲燕国历史。西周王朝在公元前1046年前后建国,周武王、周公分封了71个诸侯国。
周公、召公与姜太公,这三位是西周王朝开国时最重要的功臣。姜太公获封齐国,周公获封鲁国,召公获封燕国。
召公是周文王儿子,与周武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燕国最初的地址在今天北京南边房山县一带。召公获封后留在周王室担任太保,自己没就封,派了长子克去担任燕国国君。
春秋初期诸侯国形势图
燕国是召公的封国。召公与周公并列,地位很高。
《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说:“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陕指陕县,今三门峡市附近。周成王时,陕县以西,召公管辖。陕县以东,周公管辖。召公与周公同列,地位很高。
燕国建国700多年来,地处边缘,国力弱小。公元前663年,山戎南下侵略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派人向齐国求援。齐桓公急速出兵救燕国,打败山戎,燕国才得以安定。
孟子建议齐宣王侵燕
公元前318年,由于燕国太子平和国相子之之间的矛盾,燕国发生内乱。孟子此时是齐国稷下学宫的稷下先生,享受齐国卿大夫待遇。孟子建议齐宣王发兵讨伐燕国。
《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孟子说:“现在讨伐燕国,这是成为周文王、周武王的时机,不可失去这个机会。”
齐宣王听从孟子建议,于公元前318年出兵打败燕国,燕王哙和燕太子平死于战争。孟子似乎能把握战机,但似乎也缺少大局意识。齐国是胜利了,但却消化不了这场胜利,这场胜利最终给齐国带来了几乎灭国的大灾难。
燕国君王虽然被杀,但封建制度是贵族共和的制度。朝廷军队被打败,但是各贵族大家族还在,反叛者多,齐国很难有效控制燕国。同时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秦国都向齐国施压,齐宣王只好退军。
请大家注意一个反差情况。公元前663年,燕国受山戎攻击,齐国迅速救援。为什么公元前318年,齐国、燕国关系恶化到这种地步?齐国会入侵燕国并杀燕王哙和燕太子平?
这三百多年间,有太多事情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元前386年发生在齐国的“田氏代齐”事件。
之前的齐国和燕国,是姜太公后人与召公后人的关系,双方有着祖先共同开创西周王朝的历史记忆,而且通过联姻双方也有复杂的亲戚关系,双方多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当山戎攻击燕国的时候,齐国马上发兵救援。
公元前318年杀死燕王的齐宣王,已经不是姜太公后人,而是篡位的田氏后人。其实,自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后,齐、燕两国就战争不断,田齐对燕国姬姓王族毫不手软。
招贤图强燕昭王
齐国撤军,但事情并未因齐国撤军而结束,大麻烦还在后头。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继位为燕王,这是燕国历史上最强悍的一任君主。
齐国入侵燕国,燕昭王的父亲和长兄被杀,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对春秋战国的中国人来说,不报父兄之仇,无法立于天地之间。燕昭王即位,下定决心向齐国复仇,引发了一连串大事。
燕昭王招贤纳士
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史记·燕召公世家》载: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燕昭王深知要强化国力,必须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昭王对郭隗说:“齐国因为我燕国内乱,袭击攻破燕国。我知道燕国国小,力量少,不足以报复齐国。但是我诚心希望得到贤才共治燕国,为我的先王雪耻,这是我的心愿。你发现可以的贤士,我将亲自事奉。”
郭隗说:“如果大王确实想招揽贤士,请先从事奉我郭隗开始。那些比我更贤明的人,他们岂会因为千里之远而不来?”于是燕昭王就为郭隗筑建宫室,以师礼事奉郭隗。
《史记·燕召公世家》原文是:(燕昭王)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
《战国策》记载,郭隗还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寓言:我听说古代有位国君,以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没买到。一个内侍官说:“请让我去求千里马吧。”三个月后购得千里马,但这马已经死了。这位内侍官就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马头,回来报告国君,国君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用500金买了死马的马头。”这位内侍官说:“死马我都可以用500金去买, 何况活马。天下人一定会知道你真能买马,马现在就会到了。”不到一年,果真就来了三匹千里马。大王如果您确实是想招纳贤士,就请从我开始事奉,贤士都会争着到燕国来。如果连我都被事奉,何况比我更贤明的人呢?他们岂会因为千里之远而不来?
此段《战国策》原文如下:“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隈始;隈且见事,况贤于隈者乎?岂远千里哉?”
燕昭王就为郭隗筑台修宫室,内放黄金,以重金招揽天下贤才,被称为黄金台。这一招果然奏效。
《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说:乐毅从魏国去往燕国,邹衍从齐国去往燕国,剧辛从赵国去往燕国,天下之士争相奔赴燕国。
原文如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
今天的北京城东南三环有一个叫金台夕照的地点,这是纪念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招人才的事迹,大家看这是图片。
金台夕照:纪念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贤才的故事
看来,吸引人才得有三个条件,一是得给钱,二是得赋权,三是得让人才有实现梦想的空间。
乐毅破齐
燕昭王重用乐毅。乐毅在《报燕惠王》中说,燕昭王对乐毅说:我对齐国有堆积于胸的怨恨和深深的愤怒,我不考量燕国的体量轻和弱小,我就想对付齐国。
原文是:“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乐毅认为要战胜齐国,一定要先强化内政的变法,同时要搞好外交的联合。
齐国是大国,燕国是小国。燕昭王决心报仇雪恨,但他不拼血气之勇,他有想法有耐心,放权让利,引进人才,通过变法积累国力,小心翼翼进行准备,这一准备就是二十八年。行大事,目标要恒定,做事有耐心。
公元前284年,在内政外交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燕昭王任命乐毅率军,联合秦国、韩国、赵国、魏国联军,共同讨伐齐国,迅速攻占了齐国的首都临淄,并用半年左右时间,连续攻占齐国七十二座城池, 齐国就剩下聊、莒和即墨三个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经济富裕,士卒开心安逸,都想战斗,于是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讨伐齐国。齐兵战败,齐泯王出逃于外。燕军独自追逐败军,进入齐国首都临淄,收取齐国宝藏,烧毁齐国宫室和宗庙。未被攻取的齐国城市,只有聊、莒和即墨,其余城市都归属燕国。
原文为:“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泯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皆属燕。”
燕昭王用了二十八年来准备,报了齐国杀父兄之大仇。同时,燕昭王向东攻打东胡,将燕国势力扩展到辽东一带,向南攻占中山国土地,扩大了南部的地盘。大家看,这是燕国极盛时期的势力版图。
燕国极盛时期的势力版图
公元前284年,燕军攻占齐国首都临淄时,儒学大师孟子已去世5年。如果孟子还活着,他会不会后悔当年建议齐宣王入侵燕国?如果孟子还活在齐国临淄,燕昭王会怎么对待孟子?
难以消化的胜利
燕国打败齐国,一时成为战国一霸。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他儿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缺少父亲的格局和智慧,他与燕军主帅乐毅有矛盾,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剥夺了乐毅的兵权,乐毅逃往赵国。齐将田单率领齐人从即墨开始反击,打败燕军,又恢复了齐国。但经过这场战争,齐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318年,齐宣王打败燕国,却消化不了燕国,结果自伤元气;公元前284年,燕国打败齐国,也一样消化不了齐国。加上与赵国的连年战争,也是元气大伤。
贵族多元共治的封建国家,容易被外敌打败,但却很难被外敌占领统治。齐国打败燕国,燕国打败齐国是如此。后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吞并六国,也一样患上消化不良的毛病。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原有的旧贵族势力成了灭秦的重要力量。
一点启示:社会行为的蝴蝶效应
从公元前318年孟子建议齐国进攻燕国开始,引发东方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之间的这一连串战争,使东方大国实力严重损耗,为西方秦国的东进和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我就讲一个,关于社会行为的蝴蝶效应的思考。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的理论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Edward N.Lorenz)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气象的变化。他认为在初始条件下很微小的变化,可能带动整个气候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在1972年的一次会议中,他用了更形象的蝴蝶来比喻,“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发一场暴风雨吗?”他是想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变化,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变化。这是一种混沌的现象,我们人类对这种蝴蝶效应、这种连锁反应的预知能力极其有限。
公元前318年,孟子向齐宣王建议攻打燕国,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后果,惹出了孟子自己也想象不到的一连串的灾难和麻烦。孟子是个大思想家,但他的预知能力也极其有限,那一般人不就更有限了吗?在战国那个特殊的、非常脆弱的均势情形下,孟子鼓励齐宣王入侵燕国的建议打破了这种均衡,他无意间成了牵动战国局势变化的那一只蝴蝶。
资料图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引发的连锁反应,往往缺少足够预知能力。一念牵动大千世界。一个小小的善念和善行,可能带来一场滋润的春雨,引发巨大的变化;一个微小的恶念和恶行,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暴风骤雨。
在一个混沌的社会系统中,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一个小小善行,它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也不能低估自己一个小小恶行,它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毁灭性的后果。
原标题:都是孟子惹的祸?|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燕昭王
来源:微信公众号“掌上国学院”(微信号Sino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