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几个目标调整后,你的生活将有什么改变?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整体而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太多超预期的地方。所安排的经济社会发展九项重点工作,基本上是2017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部署工作的进一步细化,体现了党管经济的思路。主要经济目标中,除财政赤字率低于预期、没有设定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货币M2的增长目标外,也基本符合预期。
我们知道,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当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最重要的文件,为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大方向。自然,它也会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宏观经济层面的,淡化了增长目标。每年都会设定一个GDP增长目标,今年也不例外。与去年一样,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增速设定为6.5%左右,但不同的是,删去了“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可见,政府对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力度,与2017年相比是在减弱的。
一方面,这是因为继续维持高增速的必要性降低了。2018到2020这三年,复合GDP增速达到6.3%,就可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另一方面,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比于单纯追求GDP规模的提高,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加重要。中国还有供给侧改革、地方债务监管、金融监管等多个工作需要去做,放松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为这些领域的改革和监管,提供了政策空间。
其次,是关于政策层面的,调低了财政赤字率。对宏观经济熟悉的朋友,可以发现中国的宏观政策,实际上是在稳增长和促改革、防风险之间平衡的。今年调低了稳增长的权重,自然也会调整具体的政策方向。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对大家工作、生活影响比较明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赤字率,就是每年公共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占GDP比例。今年这个指标设定为2.6%,比大家预想的要低不少。去年是3%,今年市场预期会跟去年持平。
考虑到今年名义GDP增速会回落,带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构成——税收的增速放缓,赤字率的下调意味着今年财政支出难以大扩张。今年的公共财政支出目标是21万亿,只比去年的实际支出20.33万亿增长了3.3%。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资金会优先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对于基建的支持力度会减弱,之前看到的公路挖了修、修好之后不久又被挖掉重修的现象可能会少很多了。
货币政策,也有超预期的地方,没有再设定社会融资总规模和广义货币M2的增速目标了,只是提到要保持合理增长。在金融与经济去杠杆的环境下,社融增速与M2的增速,可能还会跟2017年一样有较大的波动,设立单一的增速目标意义不大,抛弃目标制反而能给政策以较大的灵活性。
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中增加了“要松紧适度”。笔者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会比2017年要宽松一些。在调低赤字率、财政支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难以同步紧缩的,以避免财政、货币双紧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央行会继续在公开市场上,考虑缴准、缴税等因素,投放或者回收货币,来维持资金面的平稳。这对大家关心的股票市场而言,是种利好,尤其是中小创的流动性压力会减少。
再次是供给侧改革层面的,降成本成为“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已被大家所熟知,钢铁煤炭大涨、三四线房地产卖得很好,实际上都与供给侧改革有关。
目前来看,“三去”都取得了不少成效。去产能方面,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1季度的72.9%,提高到了2017年4季度的78.0%,工业产能利用情况明显改善。去库存方面,2017年年底全国拿到预售证而没有卖出的房子库存为5.9亿平方米,降到了2014年4季度的水平。去杠杆方面,金融体系的杠杆明显收缩,而实体经济中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也已经从2016年2季度的高点166.8%降到了2017年2季度的163.4%。
但反观降成本,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实际成效并不显著。今年降成本是政策重点,计划通过多种措施,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同时降低非税负担3000亿元,这是送给企业和个人的政策大礼包。
最后是关于改革层面的,报告给予了改革很重的分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步协调推进了诸多基础性制度改革。
比较值得关注的,一是加快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重构,明确了中央不对地方债务兜底,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从所贡献的GDP、税收,还是吸收的就业人口,民营经济都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近年来市场预期差、行业集中度提高等原因,民营企业经营陷入了一定困境,民间投资增速中枢2016年开始快速下移。
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多举措扶持民营企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等。预计今年将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信贷资金投放等。
(文/张德礼,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