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部分的大陆人对台湾文化抱有好感,认为在那个3. 6 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保存着完整的汉唐遗风。他们迷恋诚品书店、迷恋台湾安静的民宿、迷恋罗大佑、迷恋蒋勋、迷恋龙应台……这些都是符号性的台湾文化,这其中也包括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说起“故宫博物院”,全世界的游客去过之后,除了会买上一堆“翠玉白菜”、“肉形石”吊坠外,还会带上很多类似“朕知道了”这样的胶带小玩意——这些萌萌的、带有创意的小产品是年轻人最爱的“网红”。
让带有深厚传统的故宫“变身”网红的背后离不开这个女人,她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
25 岁就“进宫”的周功鑫,已经在台北故宫工作三十余年,她经常乐意自称为台北故宫的一名“宫女”。 2008 年 5 月周功鑫就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2009 年以雍正大展开启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序幕, 2011 年推出轰动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正是在她的任内,台北“故宫博物院”跻身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
如果你就此认为这位带着台湾口音,仪态端庄、大方得体的阿姨只是一位学者型的管理者,那就小看她了,事实上周功鑫对于文创产品的开发,包括IP资源的研究,都深有心得,甚至可能比那些要小上她一辈的年轻创业者更“潮”。
这就是周功鑫,艾问人物创始人艾诚,带你和她一起聊聊文创产业的未来。
艾问人物 创新创富:
她靠什么带火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对于周功鑫来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基本等于她的一生,她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个物理意义上的建筑群里。
最早,她只是一名基层讲解员,台北故宫的每一条路每一块砖每一件文物就是在那时和她交上朋友的——她需要熟悉它们,然后把它们最美、最动人、最有故事的那一面,展现给那些买票排队进来的人。
很快周功鑫就在这个岗位上脱颖而出,随后一步步走向管理岗位,期间她也短暂离开过台北故宫,回到自己的母校台湾辅仁大学。在那里她创办了博物馆学研究所,试图将自己在台北故宫的所思所得,传授给更多的学生,系统性地培养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
和全世界大多数的博物馆面临的难题一样,台北故宫博物院也面临如何吸引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的难题,毕竟那些摆在防弹玻璃后的古文物,不会说话,几百上千年的风雨故事都是凝固的,要了解这些,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显然是不现实的。
“故宫是一个文化宝库,因为它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物。这个文物的背后蕴含着太多的人、物、还有人的生活状况、还有生活美学、一切的一切都在里边。”周功鑫对艾问人物说。
“要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文创产品是最好的文化延伸工作”这是周功鑫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台北故宫博物院有 70 万余件的书画、器物与图书文献等质量兼具的精致文物,这些都是文化创意研发最宝贵的文化资源。”
十年前,周功鑫受邀上任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只有 2000 多种文创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从字面上去解释的话,文化是一个领域,创意是个领域,产业是个领域,它是个跨领域的一个合作。所以后来叫出了所谓的创意经济。在创意经济里面谈的文化创意产业,它是创意经济里面最高端的,也是跨领域最多的三个领域。所以我回到了故宫之后,故宫是文化那一端,创意和产业是在产业那一端。”
为了给文创引来源头活水,周功鑫组织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习营、文创衍生品设计竞赛等活动,吸引专业团队成为台北故宫衍生品的合作厂商,历时 4 年努力,文创产品种类已接近 5000 种。
在周功鑫看来,小到一款吊坠、一卷胶带,都可以作为故宫文化的载体。因为创意是文创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经由“金点子”点睛,沉睡的文物也能转化为文创产业的活水源头,真正“活”起来。
正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制度化的文创产品引导下,台北“故宫博物院”出了类似“朕知道了”这样的网红产品,让年轻人也觉得原来故宫博物院也不那么古板。
艾问·快问快答
艾诚:您 25 岁入宫从秘书做起,一直做到院长。那如果今天我问你,该如何介绍故宫,你会怎么说?
周功鑫:哦,故宫他就是一个文化宝库,因为它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物。这个文物的背后蕴含着太多的人、物、还有人的生活状况、还有生活美学、一切的一切都在里边,所以故宫是一个宝库,说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