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挪威69名青少年被枪杀惨案拍成了电影 引发外界争议
银幕上,一个年轻女孩在森林里逃命奔跑,被树枝绊倒,看见一个男孩子的尸体,耳边充斥着枪声。
图片来源:alamy
这不是好莱坞《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之类的惊险片镜头,这部电影题为《7月22日的于特岛》(U-July 22),是根据2011年7月22日发生在挪威的那起屠杀惨案改编的。那天一个叫安德斯·布雷维克(Anders Breivik)的极右翼分子在于特岛(Utøya)青年营地枪杀了69名青少年,之前他还在奥斯陆引爆一枚汽车炸弹,造成8人死亡。
极右翼分子安德斯·布雷维克(Anders Breivik)在法庭上行纳粹礼
据BBC中文网3月2日报道,这个发生在7年前的惨案现在被搬上银幕,电影参加了今年柏林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展映。有人认为,现在就将这起真实惨案拍摄成电影,在时间上来说过于急进了。
主演及导演(右)参加柏林电影节
“反对拍摄这部影片的呼声一直存在,”该片导演艾里克·波佩(Erik Poppe)说,他曾四次赢得挪威国家电影评论奖(National Film Critics' Award)。“人们的反映非常强烈,我完全理解,我也会自问,可能吗?这会成为一部吸引人的影片吗?”
波佩曾经是一位战地摄影师,他选择在惨案发生地附近拍摄,花了5天时间,摄影团队大多是年轻的业余演员。他每天拍摄一个人的故事,每个都拍摄72分钟,这正是当时布雷维克袭击发生的时间长度。影片几乎没有什么剪辑,也没有音乐。也未发行任何宣传片。首先向惨案幸存者和他们的家属放映,波佩得到他们的反馈。在影片中,没有凶手安德斯·布雷维克出现,只有一次远处的身影。
挪威的于特岛,2011年夏天布雷维克在那里屠杀了69名年轻人(图片来源: Alamy)
在柏林电影节上,很多观众和媒体人都表示,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他们震惊到无语或泪下,影片结束时出现了10分钟的起立鼓掌。
然而,仅仅一周内,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中学发生枪击事件,一名凶手枪杀了17个无辜者,此刻人们在观看这样一部根据近年真实屠杀惨案而拍摄的电影是否会激发不同的情感?
“当然了,总可能会有疯子从这样的影片中得到启发,但这些人同样可能从媒体报道中得到灵感。“瑞典国家新闻机构的电影记者古纳尔·瑞林(Gunnar Rehlin)说,“有人或许认为拍摄这样的影片品味低俗,但我看过影片了,我认为拍得非常好。”
导演波佩说,拍摄根据真实悲剧事件改编的电影,“没有什么时候是恰当的时候”。
“我同意那些人的观点,认为现在拍为时过早。但对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来说,尽管7年过去了,事件仍然像昨天才发生一样,永远不会有合适的时间。而很多惨案的幸存者担心,记忆正在逐渐流逝。媒体常常聚焦在凶手身上,和国家对此事件如何纪念上,我感觉急需将当时发生的实况记录下来。”
《国际银幕》(Screen International)编辑马特·穆勒(Matt Mueller)说:“艺术创作难道不是一直都在反映人类社会发生的戏剧,一直都试图解读毫无头绪的事件吗?历史上一直如此,而电影表现是其中之一。我不同意所谓'过早'反映某个事件的说法,我相信严谨调查。”
然而,反观过往事件,当电影人根据美国近年悲剧拍摄的电影发行后,公众的批评反响激烈。
2006年,英国著名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拍摄了根据9/11事件中在飞机上乘客与劫机者斗争的《93航班》(United 93),有报道说,有些观众甚至在电影院冲着银幕大喊。
2016年导演彼得·伯格(Peter Berg)在拍摄根据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袭击事件改编的影片《爱国者日》(Patriot's Day)时,该市大片区域围了起来,重现当时场景,很多人谴责好莱坞试图从人类惨剧中获利。
保罗·格林格拉斯2006年的影片《93航班》镜头,乘客们与劫机犯斗争(图片来源: Alamy)
该片主演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在影片发行时对媒体称,“这的确是很敏感的主题。我当时并不太情愿参与”,“但我又意识到,他们反正是要拍摄这部片子,如果参与其中还可以有一定的掌控。”
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袭击事件发生18个月之内,好莱坞就有三个拍摄计划是关于该主题的。实际上,要经过一代人的时间之后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影片才会有怀旧感。9/11事件后,美国导演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在2006年拍摄了《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由影星尼古拉斯·凯奇(Nic Cage)主演,还有格林格拉斯拍摄的《93航班》,至此,事件发生将近20年后,并没有任何其他有关此题材的影片出现。
2006年,尼古拉斯·凯奇担纲主演奥利佛·斯通导演的影片《世贸中心》(图片来源: Alamy)
“像那么大规模的事件,你如何切入?”穆勒认为,“非常困难。波及和牵涉面太广。跟独立电影人不同,任何影业公司要想拍摄这类影片,将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
如果等到事件发生30或40年之后,电影人可能会对事件做出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影片《恩德培的7天》(7 Days in Entebbe )的导演何塞·帕蒂拉(José Padilha)这样认为,他的这部影片也在柏林电影节展映。该片是根据1976年在乌干达恩德培,以色列试图拯救240名人质事件改编的。
“该事件发生后很快拍摄的一些影片都充满亢奋,将其视为一场伟大的军事胜利事件。”帕蒂拉这样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新的内幕显现出来。我们的视角是,那些劫持者并没想杀死人质,1976年时官方看法可不是这样。但我们调查了很多目击者,我们相信事实如此。”
新片《恩德培的7天》是根据1976年在乌干达以色列试图拯救240名人质事件改编的(图片来源: Alamy)
而波佩导演的《7月22日的于特岛》,采访了大量的事件幸存者,不过其中的角色Kaja是虚构的。波佩相信,电影可能会比纪录片更加真实地反映当时情况。
“在同那么多人讨论了之后,我们将事件更真实地反映出来,而通常纪录片一般只反映一两个人的经历。”他说。
参与《7月22日的于特岛》拍摄的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在拍摄前后和过程中向心理学家进行咨询,但波佩认为,如果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没有感觉到难受,那他就失败了。
“我认为,如果不痛苦,那就不真实。”他说,“反映生活这一面的影片并不多,我希望观众能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并感觉到痛苦,看到极端主义是什么样的,然后自己得出我们社会应当怎么办的答案。我认为,我们都有责任去发现那些怪异的个体,那些有极端主义倾向的人。”
不过,有关安德斯·布雷维克这类极端分子的影片可能引起更多争议,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正在拍摄一部题为《挪威》的同类题材影片,将于今年晚些时发行。这些极端主义恐怖分子是否应当得到如此多的公众注意力,是电影界另一个正在辩论的主题。
导演古纳尔·瑞林说:“如果布雷维克因此而得到更多关注,或许这样的电影就不应该拍摄。”
此前,据媒体报道,2011年7月,布雷维克制造了震惊全球的奥斯陆枪击爆炸事件,导致77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大部分遇害者是儿童。2012年,他被判处21年监禁。
服刑期间,布雷维克被挪威最好的大学——奥斯陆大学录取,但只能在牢房里接受教育。他曾致信挪威媒体,抱怨单独监禁令其“压力山大”,影响学习。布雷维克称,依据欧洲人权公约规定,单独监禁等于折磨,并扬言将起诉国家“虐待”他。
2016年3月15日,法院审理了这起起诉,布雷维克也在2012年被判刑后首次出现在法庭上。
早在2014年,布雷维克就曾用绝食来要求以下条件:游戏机升级,更好的散步条件,更舒服的椅子,更自由地与外界交流,“以减缓狱中遭受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