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精神贫困消除纳入扶贫工作考量中
ink="">赵皖平针对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机制问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必须将精神贫困的消除纳入到扶贫工作的考量之中,如果不首先解决内在思想观念上的贫困,扶贫工作就会事倍功半。
3月2日,从事扶贫工作20余年的赵皖平在北京接受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媒体采访时透露,“扶贫不是扶着去脱贫,不是搀着去脱贫,而是扶助他们去脱贫,我准备向全国两会提出这个建议。”
“扶贫不是给钱越多越好”
2017年,赵皖平多了一个身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他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是对他多年来从事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
然而,也是在2017年,网络上流传的“我也想当贫困户”的段子却令他感到“很酸涩”。赵皖平坦言,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也暴露出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机制问题。
2017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脱贫攻坚要防两个“陷阱”》的文章,文中提到,贫困户享受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多,有的贫困户干脆“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非贫困户心里越来越不平衡,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苗头。
赵皖平对此深有感触。“扶贫不是扶着去脱贫,不是搀着去脱贫,而是扶助他们去脱贫,我准备向全国两会提出我这个建议。”他认为,在扶贫的过程当中,要注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的平衡,否则扶贫的效果会减弱。
“我们一线扶贫的同志对贫困户不是给钱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真正精准地把他待解决的问题识别出来,他到底缺少什么,我们再来帮助他。”赵皖平强调说。
建议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赵皖平日前提供给澎湃新闻的一份《关于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建议》˙中提到,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尚存在长效脱贫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五重五轻”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
例如,虽然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但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自救意识仍需加强;在扶贫内容上,重视经济扶贫、忽视精神扶贫;在扶贫效果上,重视数字脱贫、忽视脱贫的效果。
为此,赵皖平建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政府不能满足于“给予式扶贫”,即给钱、给物、送项目,更为关键的是采取“激励式扶贫”,让扶贫对象从“依赖中走出来”。
此外,赵皖平还认为,必须将精神贫困的消除纳入到扶贫工作的考量之中。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贫困才是内在的根源。如果不首先解决这种内在的思想观念上的贫困,那么,扶贫工作就会事倍功半。
建议加强“一带一路”扶贫合作
尽管我国扶贫工作仍存在改善的空间,但脱贫攻坚的成就仍有目共睹。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赵皖平告诉澎湃新闻,今年他带来另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把“一带一路”倡议和扶贫结合起来。
“精准扶贫的思想不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中国人要有这种理论自信。”赵皖平建议,我国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上的经验,可以向“一带一路”上的发展中国家传授,输送中国方案,贡献对世界减贫的中国力量。
赵皖平日前提供给澎湃新闻的一份《加强“一带一路”扶贫合作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力量》的建议中提到,消除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也是“一带一路”相关中低收入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赵皖平认为,通过“一带一路”扶贫合作,打通我国贫困落后地区名特优产品及文化旅游的消费与投资的通道,让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让国际客源走进来,助力我国扶贫事业。同时,通过加强“一带一路”扶贫合作,使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与实践变得触手可及,必将为全球减贫贡献可行路径。
因此,赵皖平建议,做好扶贫合作顶层设计,精准对接促共赢;统筹区域扶贫产业协作,加大减贫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我希望国家在宣布摆脱深度贫困的那一天,建立一个中国扶贫纪念碑,向我们的下一代昭示,我们这一代人为减贫、为脱贫攻坚作出的重要贡献。”赵皖平说。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