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两区出“作业新规”小学生21时后可“拒写”
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挑灯夜战”场景,或将在浙江杭州逐步消失。
3月以来,杭州市上城区和拱墅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时间进行控制。其中规定,小学生晚9点以后,初中生晚10点以后,对于未完成的作业可以“拒写”,只需家长签字证明即可。
新京报记者从两区教育局获悉,新政的出台,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期,其目的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训练,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其具体实施效果,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配合。
两区同日呼吁“作业减负”
进入3月以来,浙江杭州两个主城区教育主管部门相继表态,对中小学生作业时间进行限制。
今年3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稿),要求“严格执行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通过优化作业内容和建立过重作业负担监管制度,科学精准布置作业,来“减负提质”。其中关于作业时间,上城区教育局明确提出,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要保证小学生晚上9时、中学生晚上10时能完成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每月还应至少设立一个“无书面作业日”。
此外,上城区教育局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成套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同日,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一封名为《为成长,不熬夜;晚十点,不作业》的公开信。新京报记者看到,公开信中称,“为进一步推进区域作业改革,为孩子留有成长的空间,结合专家的研究成果”,拱墅区辖区内的初中,将严守作业时间“二二三”规则,即初一、初二作业时间不超过2小时,初三不超过3小时,教师则应“避免布置无效重复的低水平作业,精选作业”。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中小学生作业时间进行限制,其目的是为改变过往学习中,“熬夜=勤奋”的观念,“刻苦学习并不是让孩子打疲劳战,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科学学习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家长签字后可不做作业
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要提高课堂效率,“有些作业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也希望家长支持、配合,督促孩子。”
新京报记者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获悉,上述公开信虽然是倡导性质,但得到拱墅区教育局、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拱墅区全体初中校长的联合署名。在具体实施上,对于晚十点后还没完成的校内作业,“建议选择不做,只要家长签字,第二天递交给老师即可”。如果是培训班等教育机构布置的校外作业,将同样对待。
为何将晚10点作为作业完成节点?拱墅区教育局上述工作人员称,经过调查,拱墅区内63%的初中生在晚10点半之前睡觉,37%的学生睡觉时间更晚。根据教育部在2017年制定下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此倒推,假设中小学生平时每天上午7点起床,则应当在22点之前睡觉。“从现实情况来看,初中生远比这个时间睡得更晚、起得更早。睡眠不足已是一个普遍现象,相关数据看,初中生有70%以上感到睡眠时间不够。”
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表示,“推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标准,也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科学合理安排小学生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充足睡眠”。
■ 追访
一万余名受访家长超八成支持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晚10点之前睡觉,杭州上城区和拱墅区的新政,引发外界关注。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外界对这一规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具体实施效果上。
新京报记者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获悉,在发出“晚十点后不做作业”的倡议之前,从上学期开始,拱墅区教育局即对全区8所公办初中的11788名学生家长做了调查。结果显示,82.8%的受访家长,对这项提议表示支持。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举办了多场校长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
不过,同样有声音指出,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以教育主管部门的名义,对学生作业严格控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量跟不上,新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出现“吃不饱”的现象。
对此,上城区教育局一名负责人表示,新政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实行“弹性作业”机制。“比如一部分作业,我们是打星号的,基础好的学生多做一些,而基础一般的学生就可以选做。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吃饱吃好’。”此外,如果出现“超时无法完成作业”的现象,任课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情况,“是作业太难,还是量太多”,根据相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作业方案。
此外,部分网友表示,在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大环境下,家长通过课外辅导班,给学生“加班”,才是导致学业繁重的主要因素。杭州两区的新政,只对公办学校产生效力,难以触动学生负担重这一问题的实质层面。
“在我们学校,如果孩子报培训班过多,我们是会约谈家长的。”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家长应该充分信任学校能教育好孩子,对于在校生睡眠质量的保证,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完成。
杭州北苑实验中学校长章继钢介绍,为防止部分学生趁机故意拖延时间,学校将对学生的“信誉”情况进行关注。“如果日常表现良好,偶尔超时一次,可以理解。如果有孩子一周签字两三次,那老师肯定要约谈家长,仔细分析情况。”
■ 观点
新政对一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杭州推行“22点后不做作业”新政,从出发点来看,是对学生正常休息时间的保证,在全国居于相关探索前列。与此同时,这一新政对于一线教师,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更专业化的要求。
熊丙奇称,现今网络发达,部分教师通过一些辅助教学网站,能够很容易地批量下载作业,简单加工后,即可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完成,“虽然不见得‘精’,但是量上面能够保证,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新政实施后,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任教学科,避免学生的低水平重复训练,同时对部分情况特殊的学生,还要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方案,“实际上教师的任务更重了”。其表示,如何去平衡教师的日常教学与新政之间的关系,将是影响这一规定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
新京报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