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犁剑协奏曲 回响在山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3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800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犁剑协奏曲 回响在山谷 创新的导弹“筑巢”人 人们喜欢用“犁”与“剑”比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原标题:犁剑协奏曲 回响在山谷

创新的导弹“筑巢”人

人们喜欢用“犁”与“剑”比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对火箭军某基地的官兵们而言,某种程度上,“犁”早已远离泥土味儿,变成了手中操纵的各型工程机械—与山为伍,同云作伴,在寂寞的延长中,在孤独的坚守下,他们用手中的“犁”为导弹“筑巢”。

军民融合融什么?往哪融?怎么融?导弹“筑巢”人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眼建设能打仗打胜仗导弹阵地,聚焦科技兴军、科技强工,注重在军民信息共享、技术合作、装备共研、服务保障等领域创新发展,不断擦亮手中“犁”,全力以赴为导弹“筑巢”,确保长剑快速亮剑、精准出鞘。

1、迷你型挖掘机引出大话题

信任撑起最大公约数

“这款迷你型挖掘机,适于各种边、角场所施工作业,驾驶视野开阔宽敞,还具备低噪音、低震动、巨省油等优点。”

对自家产品特点,一家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吴先生如数家珍。

去年底,作为这个基地签约的22家军民融合合作厂家之一,这家企业带着新研制的某型挖掘机来到基地,现场演示介绍产品,当即引起官兵极大兴趣。现在,一些“民”字号工程机械,已经投入施工作业,赢得一线官兵好评。

在军地双方看来,这次签约可谓互利共赢之举。当时,面对多样复杂的施工环境,基地对地方先进工程机械有迫切需求;而地方企业手握雄厚资金、独家技术,也亟待开拓新市场。

多次走访交流后,双方签约合作。部队提升了战斗力,获得军事效益;企业开拓市场,得到实惠,提升了经济效益。伴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而来的,是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的双向倍增。

然而,看似利军利民的好事,放在具体项目上推进军民融合,部队领导和吴经理的感触没想到却是同样一个词儿:不容易!

某旅装备科长刘鑫介绍,军地双方各有各的想法,自觉不自觉地各打各的算盘,难以算出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站在富国强军的高度上去思考,用“富国强军”这个大算盘,才能求得军民融合的最优“解”。

基地领导介绍,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最大阻碍是信息交流:受军队保密要求,一些涉及国防工程、部队建设的信息不便透露给地方;而地方厂家却因关键技术专利问题,与部队交流合作也有一些顾虑,信息交流不通畅,导致一定阶段的军地融合发展“举步艰难”。

如何解决信任问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基地党委坚定信心,千方百计走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一方面,他们走出去参观见学,掌握信息资源;一方面,将地方优势企业迎进部队,开展信息技术交流合作。前者为融合打牢基础,后者将成果迅速落地。所有这些,确保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提升。

2、从高效混凝土感悟融合之道

秘方为何在“山”外

作为常年深居大山的工程部队,最在意手中开山辟地的“犁”锋利不锋利,而决定“犁”锋利与否的关键在工艺。

“战场痛点,往往就是军民融合的重点。”工艺技术作为完成国防施工任务的关键一环,聚焦战场难题;深化军民融合技术合作,前提在技术创新。

去年上半年,基地组织召开二季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围绕工艺技术、施工功法、装备引进等6个方面,确立推广的20项科技成果得以推广应用,其中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军地合力配置的新型工程材料,更是部队官兵普遍叫好。

“因技术匮乏,坑道墙体浇筑后经常出现气泡,有的地段还会发生变形,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一位工区领导介绍,混凝土是工程部队施工所需必备品,然而如何配置才能使工程材料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是提升打造精品工程的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为了破解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基地积极成立科研攻关小组,放眼全国寻找混凝土配置“秘方”,经过多次到地方考察,实地勘察,基地先后筛查出4家中意的工程材料厂家,并尽快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招标采购形式,将地方厂家纳入部队战斗力建设。

军民融合实践中,基地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找准薄弱环节,放眼全国寻找制胜“良方”。

巧借地方之长的前提是要“知己之短”,实现需求牵引,在解决施工难题上,把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引向国防施工各个方面。而放眼全国寻找制胜“秘方”,就要有走到“山”外的胸怀,拥抱市场,以市场运作的气魄,用市场化手段,实现资源在军地间的最优配置。需求牵引与市场运作,最终统一于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也是锻造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基地用军民融合这支杠杆,在科技强军支点上,成功撬动地方优势信息资源,逐一破解施工难题,减轻了官兵劳动强度,持续补齐制约部队施工效能提升的短板弱项。

3、双臂凿岩钻机“凿”出双面理

直购“培育”共研共制

去年12月,某施工现场,掘进、出渣、被覆土建作业紧张有序,刚刚创新建立的一体化施工作业模式,加快了新阵地施工进度。而由军地合力研制投入使用的某型双臂凿岩钻机,全方位钻孔速度快,灵活机动性高,受到一线官兵由衷喜爱。

“这一型号钻机是基地针对急需工程施工装备需求,由部队提出设计方案,地方组织研制的产物。”基地保障部领导认为,实现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必须要解决“往哪深”的问题,直接采购地方技术装备,只是军民融合的一个“起跑点”。

回顾历史,一百多年前清末洋务派遍访列强,重金买来了“坚船利炮”,却买不来真正的“战斗力”。放眼现实,实践已证明:要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仅仅靠引技术、买装备远远不够,还要融合地方先进的理念、标准。历史与现实的映照,恰如“双臂凿岩”,“凿”出了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双面理”: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军地双方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每一个行业都有潜力,每一支部队都大有可为。

“主战施工装备如果没有昔日的直接购买,就不会有今天与地方合作的共研共制,这个过程不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过程,而是习近平军民融合战略思想指引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直购为什么能够“培育”出共研共制?施工所用施工装备近70%与地方通用,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大前提。

部队保密不等于人为设防,拆壁垒先拆信息壁垒;守土有责不等于画地为牢,破坚冰先破信息坚冰;艰苦奋斗不等于自立门户,去门槛先去信息门槛。基地党委一班人梳理瓶颈难题,向军民深度融合要战斗力、保障力,有针对性地拓展军民融合手段,丰富军民融合方式,评估军民融合效果。近年来,他们与地方合作,先后为任务部队定制研发出了“多变式钢模台车”“斜坡面高空作业车”等20多项施工装备。

4、故障装备缘何不再“回娘家”

与地方合建“后方基地”

“现在只要阵地建在哪,维修保障就一定能跟到哪,军民融合绝不是一锤子买卖!”

这不只是厂家的庄严承诺,更是基地官兵们的现实需求。不只是手中的“犁”,基地官兵同样关心的是,“犁”坏了,谁来修?怎么修?

“现如今施工打仗,实际上就是打保障。”基地保障部长申占民介绍,去年一年,部队机动部署转场批次高达20多次,多支施工力量足迹遍布全国10多个省20多个市,官兵常年高强度地下施工作业,频繁的跨省市施工,高效快捷的服务保障变得尤为重要。

“建立军地联合装备动态维修保障机制,不但提升了施工战场装备抢修效益,更令人欣慰的是缩短了维修周期,故障装备再也不用‘千里回娘家’维修了。”某工区装备助理周丹明说。

年初,基地所属某旅一营执行掘进施工任务时,一台某型喷浆台车发动机突发症状“趴窝”。周丹明闻讯后,立即向驻地厂家维修网点“求救”。随后,厂家技术人员携带仪器配件奔赴工区,抢修不到3个小时,装备终于“起死回生”,重返施工现场。有官兵说,这要在从前,最快也得半个月时间。

装备维修保障,基地结合部队大分散大流动施工的实际,针对工程装备军地通用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动中保、动中修”军民融合保障模式,把地方企业分散在全国的售后服务机构,打造成施工战场维修保障“后方基地”,建起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动态维修保障新机制。他们与大中型企业厂家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厂家售后点就近就便“上门”服务。

现代后勤就是军民融合后勤。怎样把军事后勤保障,牢牢扎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基地官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从自我保障的沉闷独奏,到群山回响“犁”与“剑”的合奏,这个基地国防施工部队官兵的精神风貌,如今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