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涨姿势!一碗元宵也有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传承| 沸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王言虎
1964年3月的一天,溥仪携夫人游南京夫子庙,被一小吃店的火爆生意所吸引。只见师傅将手里的面团辗转揉搓,一个接一个扔进锅里,漂浮在锅里的面团如白鹅戏水,勃勃有生机。
这让没体验过“民间疾苦”的溥仪大开眼界,终于没能忍住口腹之欲,买了一包饕餮起来。
这白鹅戏水般的面团,就是汤圆,在北方被称为元宵。史籍虽未载明这“3月的一天”是哪一天,若换算成阴历,或许正是元宵节左右。
元宵节吃元宵,于中国人已成为一种惯例,一种民俗。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成为一种文化意象,甚至是一种有着多重文化内涵的意象。月圆之夜,清风徐来,当你与家人吃着元宵,享受团聚的温馨时刻时,如果有人为你写一点元宵的来历,是否也会感受到一种舌尖之外的快意?
今天,沸腾君就来做这么一点微小的工作,钩沉索引,对元宵的来历做一番查考。
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天下文枢”牌坊前赏灯游览。 图片来源:新华社
━━━━━
元宵的雏形始于春秋末期
元宵作为一种历史食物,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而来。其雏形,最早始于春秋末期。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提到的蜜饵,“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蜜饵与餦餭同意,都是指用蜜和米面制成的糕点),被认为是最早的元宵。
对这一说法,也有传说佐证: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成为最早的元宵雏形。
━━━━━
正月十五吃“元宵”始于南梁
但当时食用这种食物,并非是在某一年固定的日子,尚未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概念。真正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梁。
南梁宗懔在一本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里提到,“正月十五做豆糜加油膏”,所谓“豆糜油膏”,在后人看来,就是“元宵”。
唐代的段成式在志怪小说《酉阳杂俎》食谱中提到,“汤丸、樱桃追”,被后世学者解读为唐时对元宵食品的称谓。
但此前的种种记载,都从未有一个明确表明,这元宵节的吃食,跟现代的称谓“元宵”或“汤圆”有何关系,真正有了直接记载,是在宋代。
▲磁器口锦芳元宵外卖点,买元宵的队伍绵延了数百米。 图片来源:新京报
━━━━━
以元宵命名始于宋,明代成为成例
宋朝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称,“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这“浮圆子”,就与现代所说的“汤圆”庶几一致。
从宋时的《平园续稿》、《岁时广记》等史料记载看,元宵也被称为“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这是用元宵指代汤圆的最早起源。
宋人的诗文中,也多有对元宵的描写,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范成大《上元记》写道,“吴下节物捻粉团栾”,亦指元宵。
自宋朝以降,元宵节吃元宵,始成为固定习俗。宋之后的元,《武林旧事》一书提到,“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所谓“节”,即为元宵节。
明代的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了元宵的做法:用糯米和细面,以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撒水滚成核桃一般大,厥成江南汤圆。
史料对官方食用元宵的记载,意味着吃元宵,至少到明代,已经相沿成例。《皇明通纪》载,“永乐十年元夕(元宵),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以糖圆油饼为节食”。这是对当时朝廷吃元宵的明确记载。
▲北京东四四条,居民在猜灯谜。 图片来源:新京报
━━━━━
清代尤盛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反映了北京人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见说马家滴粉好”,说明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二》也印证民间对汤圆的喜爱:“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
《红楼梦》里对元宵也有描写。《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一时上汤后,又接献元宵来。贾母便命将戏暂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又命将各色果子元宵等物拿些与他们吃去。”
▲87版《红楼梦》元宵节场景。
曹雪芹将元宵节与元春省亲放到一起,增加了元宵节的热闹和喜庆。
从蜜饵、餦餭到汤丸到元宵,历经几千年发展,元宵终于成为一款全民喜爱、老少咸宜的食品。人们在今天品味“舌尖上的元宵”时,读罢此文,也可谓品评一部“舌尖上的历史”了。此文权当诸君吃元宵时的佐料,请享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