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向小田微信公众号;作者:向小田
2017年以来,一场无声的战争在中国二线城市中打响:这是一场人才的争夺战。
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于落户、购房等限制的日益趋紧及高门槛,人才开始纷纷流向二线城市。去年以来,许多城市陆续出台招才引智的工作,抢夺流行二线城市的优质人力资源。
比如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直接喊出,要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发展创业。在落户政策上,只要具备两个条件,直接持有毕业证即可办理武汉户口:
1. 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含教育部认证的留学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2. 具有普通高等专科、本科以及非普通高校本科(含教育部认证的留学生)学历或学位,年龄不满40周岁的人员。
武汉对于大学生购房,甚至推出了8折的购房优惠政策。
据《长江日报》官微此前的一则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5日,留武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2倍;大学毕业生在武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又比如南京,3月1日开始执行的,只要有以下资格就可以申请户口迁入南京市城镇地区:
1. 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生)。
2. 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3. 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的。
还比如成都,去年已经开始执行的政策,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市外人员,可以持毕业证直接申请落户。自人才新政实施以来,成都已经累积吸引外省市13万人才落户。
在落户政策上敞开大门的城市不胜枚举,杭州、西安、长沙、宁波等等重要经济城市全线加入。也就是说,只要有本科(有的地方是专科)以上学历或者有一定技术资格,在这些城市落户是分分钟的事。
为什么突然之间,这些城市对人才趋之若鹜了呢?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公式。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要素推动型的,要么是廉价的土地,要么是优质的人力资源,要么是资本,缺一不可。
其中,人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这么一个正向循环,有了人才,就有了需求。人才要安居乐业,房子是必备的。有购房需求,土地就能拍卖出价格。地方政府拍卖土地有了资金,就可以扶持产业发展。拍卖土地还可以附加各种条件,让开发商来代替政府招商引智。招商来了产业,就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正反馈:人才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贵、政府越来越有钱、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繁荣,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我们以四川的天府新区为例。天府新区主要的部分位于成都市双流县。成都有句老话,叫“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什么意思呢?双流县是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这个地方的土地显然是不值钱的。在没有开发之前,拍卖楼板价不超过一千块,跟金堂县是一个水平。
怎么盘活呢?通过大量的吸引人才,以及大力投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整个区域发展的预期。土地出让的节奏也是层层加快,价格攀升。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发商也必须满足政府提出的诸多要求。
以最近出让的天府新区多宗地块为例,有的要求竞得人建设物联网领域系列产品研发中心,有的要求建立创业园并且引入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等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有的要求引入国家部委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新材料研究院等等。
这些新的业态、企业,引入之后,在一无所有的原农地基础上,就形成了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简直是多赢。如果什么都不做,完全凭借地方自己去发展,什么时候能产业升级呢?引入人才之后,不仅仅是人才的需求推动城市发展,人才所带来的创新,也成为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
要素推动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自然是谙熟于心。这个公式就是:
经济增长=f(土地、人力资源、资本、创新)
而人力资源的蛋糕,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增量自然是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的要求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要素资源的争夺。没有人,无论是土地、资本都会没有基本面的支撑。这一点,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也已经感觉到了。
不像京沪谨慎控制人口规模,广州最近出台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把未来广州的人口规模控制目标,从此前一版的“控制在1800万内”改成了“控制在2000万左右”,一下多处了很多的弹性空间。也就是说,从现在广州常住1400万人口算,到2035年,广州要吸引600万增量人口。
广州都意识到了,其他城市肯定也有切肤之痛。刻不容缓,一场抢人大战正在开始,在这些城市中,你看好哪些城市的人才引流政策呢?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