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前苏联主要的对手是希特勒德国。1918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德国女人获得了选举权。同时,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发展除体育和轻型飞机外的任何航空。因此,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航空运动俱乐部和航校获得了迅猛发展。事实上,这些航空运动俱乐部和航校都是私人的,必须付费才能从事航空运动。那时,德国女权运动方兴未艾,许多人愿意从事航空运动,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运动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女运动员提娅·拉舍(之后成为记者、作家)、利泽利·巴赫和海伦·鲍赫尔(这两个人一直参加航空和滑翔机比赛直到50年代末)、哈娜·莱奇打破了欧洲滑翔机比赛飞行纪录。
当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分子主政德国后,立即开始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新宗教(异教、邪教)。这些都是基于雅利安人的优秀种族论。纳粹分子立即限制各种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因为元首认为,真正雅利安妇女的生活由四个K组成,即教堂、厨房、孩子、裙子。这样,第三帝国妇女的定位就是家庭主妇。因此,德国法西斯军队中,女性只是主动参加并作为志愿的助手。德国女军人穿戴与男人迥然不同的军装,只能在非战斗部门的后勤、经济部门工作(秘书、通讯员、护士等)。1944年,当苏联红军击溃第三帝国的部队时,法西斯军队被迫招收妇女参军,主要在非主要作战部队服役,地位依如从前。当然,战争末期,高炮部队的战斗班组中出现了女性,一些妇女也担任探照灯手。然而,整个战争期间,飞行员和技术保障人员中,没有出现过一位女性。
元首只为一位女士开了绿灯,因为纳粹迫切需要女英雄,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德国新型超人的优越性。这就是哈娜·莱奇,她出生在德国东部地区,还是一位医学院的学生时,就参加了航空俱乐部。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没有中断学习的前提下,她驾驶滑翔机、轻型飞机打破了很多德国和欧洲纪录。随后,她前往非洲工作,身份是传教士、医生。纳粹取得德国政权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哈娜·莱奇赞同希特勒的思想,所以做出了惊人的职业选择。1934年,作为元首的私人飞行员,哈娜·莱奇驾驶容-52飞机,将希特勒送到纽纶堡参加大会。之后,哈娜·莱奇负责推广德国的航空工业成就,为未来的战争培养干部。其实公平地说,哈娜·莱奇飞行时间很长,对此非常享受,对世界航空业内的任何新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去国外旅行时,哈娜·莱奇结识了(直到1941年他都支持德国)杜利特。哈娜·莱奇还是一位出色的试飞员。比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她驾驶Fw-44和Fw-61型直升机参加了试飞和随后的飞行表演(1938年3月,哈娜·莱奇甚至驾驶Fw-61直升机在柏林大厦内进行了飞行表演)。1941-1944年,哈娜·莱奇参加了装备V-1(Fi-103)导弹的梅-323运输机、梅-163导弹截击机的试飞(最后一次试飞中,莱奇身负重伤)。因此,哈娜·莱奇成为世界上首位驾驶喷气式飞机的女飞行员。尤其是在新装备的试飞方面成绩斐然,1941年3月,哈娜·莱奇先是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42年2月,又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两次都是希特勒亲手为她受勋。哈娜·莱奇作为亨-111轰炸机机组成员参加了一些轰炸英国的战斗(没有关于她参战的详细资料)。这些足以用于宣传。补充一下,1937年,哈娜·莱奇是唯一一位女飞行员教官,从1941年开始还是荣誉机长。她一生从未穿过军装,一直身着便装。
1945年4月,哈娜·莱奇驾驶Fi-156和Ar-96通讯飞机载着冯格雷姆将军在柏林上空飞行。哈娜·莱奇甚至向元首请求留下她,并与他一同赴死。但是,元首并未给她这种荣誉。1945年5月,哈娜·莱奇成了英美盟军的俘虏,被关押了15个月。由于她没有犯过严重的战争罪行,1946年底,哈娜·莱奇获得了自由。但是,由于她对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持友好态度,加之她在纳粹分子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因此西德政府认定她是不受欢迎的人。哈娜·莱奇一直驾驶滑翔机、轻型飞机和直升机飞行,直到1979年去世。1962-1966年,她多次参加了重要的国际比赛(主要在西德境外),比如1952年在马德里举行的“滑翔机冠军赛”。哈娜·莱奇一直在非洲工作,担任加纳国家飞行学院院长。1951年,她出版了回忆录,随后,她的事迹不止一次被搬上大银幕。比如,1965年的谍战片《弩战》。电影女主角是巴尔巴拉,虽然她外形上与哈娜·莱奇并不像,更漂亮。2004年也有一部以哈娜·莱奇为原型的电影《仓》上映。今天,德国人认为哈娜·莱奇是一位杰出的民族女英雄。
1928年,英国妇女与男人一样取得了选举投票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广泛深入,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航空领域。许多人在私人航空俱尔部获得了飞行许可证,主要驾驶轻型飞机。二战爆发前,英国最著名的女飞行员是艾米·约翰逊(她的丈夫是莫里森)。她起初是一名飞机机械师,随后成为一名飞行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艾米·约翰逊打破了一系列世界纪录,其中包括世界上首次英国至澳大利亚的成功单人飞行。她还到访过苏联。1931年1月,她打算驾驶DH-60“吉普西·莫特”号单发飞机从伦敦途经苏联飞往北京。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她不得不在华沙提前中止长途飞行。1931年7月,艾米·约翰逊与另一位飞行员赫弗利斯一起成功从伦敦途经苏联飞抵日本。伦敦到莫斯科的距离是2832千米,DH-80飞机总共用时22小时7分钟(包括区间着陆),这是当时的世界速度纪录。1934年,艾米·约翰逊与丈夫莫里森一起驾驶DH-88“彗星”号双发飞机参加了著名的伦敦-悉尼航空竞赛。飞行半途时,他们在印度迷航了。二战前夜,1939年6月28日,英国组建了女子辅助空军,几千名妇女自愿参军。虽然女子辅助空军的成员身着军装,但是她们只是在地面和司令部的相关岗位工作(1969年的电影《为英国而战》展现了她们的工作场景)。只有几位女性是特例,包括战前最有经验的女飞行员,工厂和维修基地的飞机机械师。1941年1月5日,在一次完成日常任务时,艾米·约翰逊不幸牺牲。当时,在一处三角洲上空,她正驾驶“牛津”号双发飞机,由于英国高炮部队将其飞机的无线电呼号误认为是德国轰炸机,所以将其击落(另一种说法是漏油或机械故障)。英国为艾米·约翰逊树立了几座纪念碑,1990年播出了一部英澳合拍的电视剧《伟大的空中竞赛》,其中古多尔扮演了艾米·约翰逊。
1945年后,女子辅助空军解散,少量女飞行员仍留下来继续在参谋岗位上为皇家空军服役。显然,妇女解放运动成绩斐然。
在左派政府掌权、进步的法国(令人惊奇的是,法国妇女只到1944年才获得选举权),情况与英国大体类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几十名女性成为飞行爱好者,她们中一些人甚至创造了航空纪录。例如,1925年,玛丽祖·芭斯蒂耶花了12小时5分钟成功单独飞越了大西洋。1931年夏,芭斯蒂耶试图驾驶单发单翼飞机“端子”通过前苏联领土完成从巴黎飞往中国的飞行,却被迫降落在下诺夫哥罗德郊区乌林诺镇的田野里。第二次芭斯蒂耶于1937年飞抵莫斯科,与特列耶一起驾驶单发飞机“锡穆”沿“巴黎-莫斯科-喀山-奥姆斯克-伊尔库茨克”航线完成了飞行。
法国女飞行员没有在空军服役,没有任何一名女飞行员参加过战争。关于法国女飞行员,唯一的记录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秋,“西班牙”共和国大队(主要由法国志愿者组成,大队长是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他本人甚至连飞行爱好者都不是)一架“波捷兹-540”双发轰炸机机组中有一位女飞行员- 玛尔戈·布列尼耶。这一大队中,她担任过何种职务?飞没飞?- 不得而知,因为“西班牙”大队只是短期参加了争夺比利牛斯的战斗,其战果有些夸大其词。
然而法国人可以津津乐道的是,他们拥有历史上首位女直升机飞行员。法国女性瓦列莉·安德烈(顺便说一句,迄今仍健在,不久前已是94岁高龄)二战前和战争期间在医学院学习,同时积极参加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战后,开始从事跳伞运动,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作为一名医疗勤务大尉(专业-神经外科)被派往中南半岛殖民战争(1946-1954年)前线。起初安德烈在河内军医院服役,然后因其接受过跳伞训练,为了给无法立即后送的伤员提供紧急外科救助,被调到空降兵担任医士,她至少跳过两次伞(第一次是在老挝南部)。后来,1950年两架美制轻型直升机“希勒-360”飞抵河内(有趣的是,据说法国将军罗贝尔自掏腰包购买了这两架直升机),因为“希勒”可以迅速后送伤员,安德烈决心学会驾驶其中一架直升机。瓦列莉完全胜任直升机飞行员的工作。在中南半岛轮战结束前,她驾驶“希勒”完成了496次出动,从战场后送了至少165名伤员。中南半岛战争结束后,安德烈少校留在了军队,1954-1962年,作为军人参加了阿尔及利亚战争,在“云雀-Ⅱ”和西科斯基CH-34医疗直升机上完成了不少于365次出动。因战功卓著,瓦列莉·安德烈获得多枚奖章、勋章,包括“荣誉军团”勋章。
应该补充一点,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欧洲几乎所有国家只有个别女飞行员拥有体育或爱好者飞行员许可证。通常没有取得任何纪录性成就,没有在空军服役,谁也没有参加过二战。某些研究者推断,1939-1945年,某些女飞行员可能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空军中参加了战斗行动,然而迄今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这一信息很可能只是媒体宣传和战时传言。(猴子的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