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2018 年中国平安的分拆子公司分批上市,拉开了序幕。这一幕,伴随着日前平安旗下三家子公司融资 22 亿美元,其中平安好医生提交A1 上市申请,一切正变得越发清晰。
对于在 2017 年经历了A股97.52%上涨之后的中国平安,这一系列分拆上市的新兴业务,如果能够收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或将对中国平安的股价提供持续的支持。
比 22 亿美元融资更重要的事情
此次,中国平安旗下一共有三家子公司拿到了融资,分别是:
平安好医生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融资,规模为 4 亿美元;
平安医保科技完成首次融资,规模为11. 5 亿美元;
金融壹账通已完成首次融资,规模为6. 5 亿美元;
三个项目的融资以软银愿景基金(投资平安好医生及平安医保科技)、IDG、SBI集团等境外投资者为主。
虽然平安此次披露的信息并不多,但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够看出不少东西来,远比 22 亿美元这个数字来得更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这个复杂的资本市场,融资未必是缺钱。此次融资的 22 亿美元,对于一年利润近千亿元的中国平安,不是一笔大数字。对于新兴业务,融资固然具有减轻资金压力的客观作用,但更多是缔结同盟,铺平未来资本运作道路。
此次平安系三家公司,分出两个不同的资本运作阶段。平安好医生作为平安系比较早比较出名的成熟公司,眼下已经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融资,也就是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了,伴随提交A1 申请,事实上已经启动了上市的进程。这成为平安系除了陆金所之外,又一家有希望在上半年登陆资本市场的新兴业务子公司。
而平安医保科技和金融壹账通均只是完成了首次融资,这意味着不出意外,这两家公司很可能还要融资一轮,才会进入上市程序。从这点上来说,平安的分批分拆上市计划现在在内部已经划好了梯队,陆金所和好医生是第一梯队,有望今年内完成;医保科技和金融壹账通是第二梯队,最快有可能是下半年或明年完成;而在平安体系下,还有类似平安好房、平安科技等新兴业务,这些或许会成为第三梯队——也就是说,平安分拆子公司上市,将是一连串事件,可能是资本市场值得关注一两年的大事件。
大医疗健康初现丰收期
不难看出,此次平安融资的三家子公司,有两家与健康相关,一家是提交上市申请的平安好医生,另一家则是平安医保科技。
回顾 2016 年元旦,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元旦献辞中明确表示中国平安将以「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为目标,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
作为一家以保险业务起家的金融集团,平安这些年大力发展健康业务。虽然业内都看到了平安在健康领域的决心,但是这一重要的战略到底收效如何?
这两家融资的子公司,无疑是平安大健康战略丰收的一个明证。
平安好医生能够和这几年风头最劲的陆金所并行进入上市第一梯队,已经印证了市场对于医疗类服务企业的渴求。
而在此次融资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医保科技,首次融资规模就高达11. 5 亿美元,是三家企业中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资料,平安医保科技业务主要通过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城市提供控费服务、精算服务、医保账户服务、医疗资源管理、健康档案应用等全方位医保、商保管理服务。平安医保科技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融资额,就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此外,平安医保科技的融资,不仅仅是平安这些年力推的大医疗健康战略的成功,也是平安「云服务」战略的成功。依然是在 2016 年的新年献辞,马明哲宣布「全面开启平安3. 0 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就是作为技术服务商,向大量政企客户输出科技能力,而到了 2017 年,这样思路更被进一步明确为「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
虽然在 2017 年,金融壹账通旗下的金科空间站作为一个向中小银行输出科技为后者赋能的平台而广受关注,但是在政府服务领域,医保科技不声不响中已经完成了极大的架构布局,并于此次引来了11. 5 亿美元的融资,再次让市场看到了马明哲这两年提出的健康和科技两大新动力对于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分拆上市持续利好估值
从融资到分拆上市,接下来对于中国平安而言,就是一次次上市的长跑历程了。
对于中国平安这样一家起家于金融的企业,将与大健康、科技相关的企业分拆上市,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对于提升估值是大有好处的。
在资本市场,想来对于架构复杂的多元化企业有着科班的偏见,此类企业往往估值后有折价。究其原因,券商分析师往往不喜欢也往往不擅长对于一家企业的多个业务分别估值然后合并,所以即使勉强为之为了稳妥往往也要折价,从而导致1+1< 2 的惨剧。
对于中国平安,金融产业下其实已经包含产寿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几大金融类别等几大金融类别,每一个类别的估值方法都迥异,对这样的企业估值已经给券商分析师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若是还需要对一系列新兴业务估值,无疑是难上加难。
而分拆上市的好处就在于,决定许多新兴业务合理估值的,将不再是券商分析师而是交易市场,券商分析师只需要聚焦中国平安的核心金融业务,新兴业务直接用对应的上市公司市值和持股比例即可计算而出,简化了估值的难度,自然有助于提高估值。
当然,分拆上市的另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吸引原本因为条款限制可能无法投资的增量资金。是的,中国平安一般会被视为一家金融企业,这意味着在欧美非常流行的行业基金,比如专注于科技股或者医疗股的基金,往往不能投资中国平安——即使他们看好中国平安的医疗或科技业务。但是一旦相关业务分拆上市后,这些行业主题基金就可以直接购买,这显然也有助于这些公司的股价,间接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平安的估值。
在这个问题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中,在平安新闻稿中特别强调的一家基金:软银愿景基金。而中国平安的新闻稿中格外强调了三个项目的融资以软银愿景基金(投资平安好医生及平安医保科技)、IDG、SBI集团等境外投资者为主,细细品味这句后,也就能看出对软银愿景基金的看重。
这样的看重,是毫不为过的。
说起软银愿景基金,创始人是鼎鼎有名的孙正义。这个当年投资过雅虎,后来又大比例投资了阿里巴巴的男人,在 2016 年 10 月发起了软银愿景基金,首轮就募集了 930 亿美元。而这家企业的投资策略就是「制造王者」,往往后选择最具有王者象的企业投资,并通过给予他们远超过所需的资金额,来加速成为王者。
此次软银愿景基金入股了平安好医生和平安医保科技两家企业,据媒体统计,这是软银愿景基金入股的 5 家生物医疗企业中的两家,可见在生物医疗领域,软银愿景对于平安系的看好。
有软银愿景的加持,对于这两家平安系上市子公司而言,无疑就是拿到了「王者制造者」的背书,这对于平安医保科技的进一步融资和平安好医生的上市融资,都是具有极大的提振作用的。而这,对于中国平安集团的估值,显然都是好消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