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资讯 » 正文

奥斯曼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7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761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一直都是欧洲人的一块心病。但似乎历史在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后,这个帝国就迅速衰退。之前都是对欧洲保持压制,之后就是被欧洲不断压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以历史的发展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一直都是欧洲人的一块心病。但似乎历史在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后,这个帝国就迅速衰退。之前都是对欧洲保持压制,之后就是被欧洲不断压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

以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只是时间问题。道理非常简单,作为一个传统的集权制封建帝国,面对近代西欧在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制度上的突飞猛进。奥斯曼人恪守传统,进行有限的小步改进的力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同样的命运也都在伊朗、印度和中国等传统的老大帝国身上出现。

不过,奥斯曼帝国实际上的由盛转衰,其实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要早。这个衰落过程还不是由奥斯曼人自己引起的,却因为奥斯曼应以为傲的成功制度而对帝国本身造成了超乎想象的破坏。

16世纪如日中天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古代世界最成功的制度之一

奥斯曼人的起源非常微不足道


奥斯曼帝国虽然起源于来自中亚的土库曼突厥部落。因为在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后,被最早的宗主罗姆苏丹册封在布尔萨一带,所以很早就开始了定居化进程。由于处于东西方各类文化与制度的交汇点,奥斯曼人很快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政治、军事管理制度。

首先就是中央层面的集权,其模仿对象包括了中亚的波斯与东欧的拜占庭帝国,当然也包括了那些受两者影响的国家。所以,奥斯曼苏丹一直给自己竖立无上的权威。头衔除了苏丹外,也包括罗马皇帝继承者与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为了保持苏丹本人的安全与军事威慑,他们通过向基督教臣民征收“血贡”的方式,组建自己的职业奴隶部队。

近卫军与各种地方部队一起组成了辉煌时期的奥斯曼军队


地方上,奥斯曼人以有限的封建制度为主。考虑到当时的战乱环境与生产力水平,中央集权直接管到地方村县的理想,不仅消费比低,而且往往要出延时问题。所以,奥斯曼的统治者们索性对各地区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大量保留。拜占庭、罗姆苏丹、巴尔干基督徒都基本上以原先的封建政治架构,为帝国继续服务。奥斯曼人仅仅是在封建地产的继承权上,保留了最终裁决权,并将之与受封者的军功挂钩。

宗教上,奥斯曼人也充分利用了各地的土生宗教。比如喜欢以伊斯兰圣战者--加齐的身份自居,又以基督教教会保护人的形象示人。对犹太教也比较宽容。对于不同教派的内部纷争,不断根据形势进行平衡。在战时,自然可以期望基督教臣民守土,伊斯兰圣战者为苏丹的军队担任炮灰。犹太人也能利用其商业才能,为苏丹提供军需品和情报。

所以,奥斯曼人建立了一整套非常适合战争的集权封建体制:

强大的近卫军是权力与武力之本

各地区力量充足的封建军事精英及下属构成了帝国的军队中坚

大量宗教炮灰与征召部队承受了主要的损失

放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这套制度设计堪称完美。可惜时代突然变了,变的让全世界都措手不及。


武力是奥斯曼人成功之本


全球化通货膨胀毁灭帝国基础

奥斯曼盛世时期的直属地盘


正当奥斯曼人开始将帝国版图扩张到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底格里斯河之间时,欧洲人的两个举动开启了帝国政治与军事基础的毁灭之路。

先是一个叫哥伦布的人抵达了美洲大陆,接着一个叫达伽马的人开通了欧洲直航印度的好望角航线,大航海时代来临了。全球的主要经济区域在20年内就被第一代全球航海家们所连通。过去2-3个地区市场之间的经济影响,从此变成了几大洲之间的国家金融对冲。即便是过去那些已经熟悉金融业的银行家集团,也对这种经济总量的扩增,不能完全适应。

新时代的来临让帝国开始遭到重创


一开始,奥斯曼人并没有觉得这个新时代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甚至他们的海军还不断南下印度洋,和葡萄牙人玩印度洋争霸。他们的海盗部队还经常与法国人和北非海盗联手,袭击范围原至可以通航美洲的加迪斯港。主力舰队则继续在地中海地区,横行霸道。依靠人力优势、外交分化、技术更近等手段,帝国反而加强了对西欧各地的压制。

结果,当美洲白银被西班牙人大量开采后,也顺着好望角-大西洋-太平洋,这3条全球海运动脉,流入世界各地。这些钱不少用于了商品采购,但更多部分被用于各大帝国间的争霸战争开支,直接投向了毫无准备的各地市场。全球化的通货膨胀便从西欧开始,一路蔓延到世界大部分文明区域。奥斯曼帝国在靠近西欧这个位置上,很快就中招了。

曾是帝国中坚的封建武装首先被重创


过去,一直以封建经济为主的帝国,同样依靠以封建经济来养活自己的土地军事贵族来维系武力基础。现在,不断持续的通货膨胀与定期出征的花费支出,交相辉映。奥斯曼各地的地方封建领主们,开始纷纷破产。

作为一种本能反应,奥斯曼帝国继续对外发起一系列的征服作战。然而新获得的土地与贸易基地,都不能抵消出征的花销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增涨。例如当帝国拿下了塞浦路斯岛与克里特岛时,地中海贸易本身已经被大西洋沿岸的新经济重创。这就加速了封建军事力量的破产,严重损害帝国的武力基础。

第二层反应就是加强中央军建设与苏丹的个人权势。目的自然是继续维系帝国的武力和对各地区的控制力度。结果就是过去数量一直有限的近卫军被大量扩编。这些近卫军的供养价格不菲,却还是因为扩招而质量急速下降。最终,近卫军本身成为了一个阻碍改革,并可以废黜苏丹的首都政治势力。

近卫军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不断扩编


至此,奥斯曼帝国夕日的成功之本已经在16世纪结束时,消耗殆尽。17世纪开始,他们就只能凭借吃老本的方式,继续维护自己的帝国体面。恰好在这个阶段,欧洲忙于很多像三十年战争这样的长期混战,所以历史在这期间显得非常平稳。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奥斯曼人继续同路易十四的法国勾搭起来。他们数次在法国人的怂恿下,出兵攻打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1683年维也纳之战。奥斯曼军队在武器、战术上都革新数次的德意志联军面前,毫无优势。最终被突然杀到的波兰-立陶宛军队,一波带走。

维也纳之战是奥斯曼人对欧洲的首次大规模陆战失败


到了1697年,帝国军队再次帮法国人缓解大同盟战争的压力,出兵西征。结果又被进行了一轮升级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在赞塔战役中完败。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终于被欧洲人所发现!

从赞塔之战开始土耳其成为了欧洲二流国家将领建功立业的地方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奥斯曼人还与威尼斯人进行了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长期战争。结果,已经衰落的威尼斯人,硬生生的依靠自己在亚得里亚海周边的地盘,死死的扛住了帝国大军。战争在结束前,达到了高潮。威尼斯舰队居然直接攻入爱琴海,反攻希腊各地。

正被威尼斯舰队围攻的奥斯曼希腊地区


奥斯曼人虽然最终顶住了压力,保住了首都。通过但这两次他们自己引发的战争,这个帝国的虚弱本质,已经被全欧洲看清楚了......(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皖ICP备2021004516号-14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