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做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中国人在海外遇到的事情多了,遇到一种“潜规则”就揭露一个,外国人就会对中国人另眼相待。
这些年,中国人逐渐富起来,利用各种假期往海外跑,去旅游,去购物,有美国媒体甚至打出“中国游客接管全球”的标题。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游客在海外购物时却时常遭遇不公对待,被当成“冤大头”。
其实,到国外旅游,顺便大采购一把,买许多“多余”的东西,这还是中国目前发展阶段下许多国人展现的状态。中国人过去穷,没有办法去发达国家旅游。现在富起来后,喜欢去发达国家看看,在那边买东买西,然后带回国向亲戚朋友们秀一秀,甚至分点“洋物”给大家,这多少都有面子的因素在里面。不少向往“摩登生活”的人还有这样的心理:购买发达国家的奢侈品,就自觉得过上了“摩登生活”。
资料图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人很清楚发展中国家这些“金主”的心理,于是专门在发展中国家开一些高端品牌专卖店,价格标得高高的,比发达国家的本店价格贵许多。这就像钓鱼一样,把“金主们”的胃口吊了起来。而等这些人到了发达国家旅游,发现同样的名牌在那边比在国内便宜这么多后,便经常“不问青红皂白”地疯狂采购,心理上还觉得赚了许多。
几次下来,发达国家的商家就明白遇上“冤大头”了:干吗不在这些“又傻又有钱”的人身上赚一笔呢?这大概就是那些发达国家免税店对中国游客搞“区别对待”,需要达到高得多的消费门槛才给优惠的真实想法吧。
历史上,欧洲通过工业革命发展起来,又向全世界搞殖民扩张,到处掠夺资源,最先发家致富。欧洲人喜欢、也有资本搞那些有滋有味的上流社会生活,还把这样的生活做成了品牌,成为支撑它们出售各种奢侈品的基础。若没有这些“软实力”,那些发展中国家的“金主”为何舍得一掷千金,购买那些没有什么特殊技术的奢侈品呢?说穿了,无非就是买个形象,买个自我安慰。花几万元买一个皮包和花几百元买的包,使用起来能有多大区别?其实,那些奢侈品供应商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它们认为,在中国,窗口机会不会超过5-10年。未来的中国消费者大概不会继续在意它们的奢侈品。
中国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不同。我们过去曾经富有过,上层人物的生活方式还曾被欧洲人视为典范。只是近代中国弱了,被人欺侮了,自信心也被打压。因此,富起来后的中国人到外面一跑,容易给人家当“冤大头”。然而,一回生,二回熟。中国人在海外遇到的事情多了,遇到一种“潜规则”就揭露一个,外国人就会对中国人另眼相待。外国商界也会认识到中国人很精明,能识别他们的“猫腻”。那时,他们也就不敢把中国游客当“冤大头”了。
(作者丁一凡,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